[发明专利]一种杜鹃花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3531.8 | 申请日: | 201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4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宝;姬慧娟;郑窕;周星梅;耿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31/00;A01G24/15;A01G24/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杨宜付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杜鹃花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杜鹃花育苗方法,所述杜鹃花为常绿杜鹃亚属云锦杜鹃花亚组杜鹃花,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泥炭土和珍珠岩的混合物作为基质;将基质填入托盘中,按紧压实;将托盘放置到水池中;将干净的种子直接播撒到基质表面,播种密度为1‑3粒/cm2;播撒种子后,再覆盖3‑6mm土;播种后,将托盘放置在温度21±2℃、湿度90±2%、自然光照环境中,直至杜鹃花发芽;杜鹃花发芽后,遮光处理,遮光率90%以上。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杜鹃花的高萌发率和高成苗率,云锦杜鹃亚组萌发率高达91%,成苗率高达85%;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实现了杜鹃花的规模化繁殖,成苗率高,有利于生产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领域,涉及杜鹃花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中国植物志》57卷第一和第二分卷,杜鹃花属常绿杜鹃花亚属植物251种,占我国杜鹃花542种中的46.3%。
高山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我国分布有世界三分之二的野生种类,但在国内花卉市场上还没有批量生产。高山杜鹃花为亚热带山地或高原植物,大部分原产于我国西南部低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500-4300m以上的地区,只有少数种类生长在低山丘陵,其立地条件各不相同。杜鹃花的生长习性,受各种不同立地条件的长期影响,因此形成了其对光、热、水、土的特殊要求。
根据公开的资料记载,高山杜鹃花可以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的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明显的缺陷:种子出苗率低,植株生长较慢,生产上较少使用。
生产上常用的繁殖方法有以下几种:
1.茎扦插繁殖
在新的生长时期的扦插通常在早秋进行。在早上全湿的条件下扦插。插穗通常去掉带有卷叶子的末端,把叶子切去一半或去除花芽。蘸取激素粉末(包括杀真菌剂),然后插穗扦插在一层消过毒的基质中。基质含有50%泥炭藓、珍珠岩、蛙石。根生长的土温通常为24℃。常绿杜鹃花生根通常大约需6周的时间,大叶杜鹃花一般需要3到4个月。插穗一旦生根,移栽到平坦的消毒的含60%泥炭薛和40%珍珠岩的基质中。伴随着肥料的逐渐流失,每月施肥一次,摘除顶芽刺激枝条健壮生长。
2.压条繁殖
用石头把较低的枝条压人土中(不是覆盖),与土壤相接的地上开一个狭长的切口进行根分生的激素处理这个切地带将会萌发根。当根系生长到足以支撑枝的末端时,通常要2年,将枝从亲本植株上切下来。
3.组织培养繁殖
以花芽、子房、上胚轴为外植体都能获得再生植株。一般取茎尖或带有侧芽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这样可直接得到大量的丛芽,进而得到小植株。但因芽有细小绒毛,消毒困难,污染问题成为影响试验成功的主要因素。国内外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杜鹃花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但是杜鹃花种和品种间的差别、茎叶等外植体的消毒、不定芽分化率低、优良品种生根困难、完整植株的移栽体系等,仍是杜鹃花组织培养中极需研究和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生产上常用的繁殖方法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繁殖工作量大,技术难度较大;
2、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推广难度大;
3、杜鹃花种类多,不同种间的杜鹃花芽苗对光、热、水、土的要求差异非常显著。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杜鹃花育苗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大规模繁殖杜鹃花,特别是常绿杜鹃亚属云锦杜鹃亚组的杜鹃花。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杜鹃花育苗方法,所述杜鹃花常绿杜鹃花亚属云锦杜鹃花亚组杜鹃花,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3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