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型太阳能正面电极浆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2756.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奇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16;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太阳能 正面 电极 浆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原料,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型太阳能正 面电极浆料。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可以有效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的半导体部件。用半导体 硅﹑硒等材料将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的器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可 做人造卫星﹑航标灯﹑晶体管收音机等的电源。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极采用以银粉为主体的银 浆料,正面电极印刷在太阳能电池正面,用于直接收集阳光照射半导体材料所转化出的电 流,正面电极基本要求是印刷性能好,高宽比高,同时能与硅晶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降 低接触电阻,从而使电池片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指标,光照辐射在半导体材 料表面产生光生电流,现有技术中,围绕如何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的手段主要在提高半导体 材料性能本身,研发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高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发光型太阳能正面电极浆料。
本发明所述发光型太阳能正面电极浆料,包括银粉,剩余组分为有机粘接剂1-3%、 无机粘接剂3-8%、溶剂3-5%及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含量为0.5-2%,为CaMgSi2O6:Eu、(Ba,Eu) MgAl10O17、(Zn,Mn)2SiO4、(Y,Gd,Tb)BO3Ba(Mg,Mn)Al10O17、(Y,Gd,Eu)BO3、(Y,Eu)(PV) O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光体为粒径在1-1.5微米的粉体;所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优选的,所述有机粘结剂为环氧树脂、丙烯配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当 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柠檬烯、十一酸乙酯、己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 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无机粘结剂由以下组分组成:Bi2S3为20-40%、Pb3O4为30-40%、TeSO4 为10-20%、GeTe为0-5%;无机粘结剂各个组分为粒径1-2微米的粉体,所述各个百分比均为 重量百分比。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型太阳能正面电极浆料,在正面电极银浆料中增加了发光 体组分,这些发光体组分可以吸收太阳能辐射并激发出光,并被半导体材料所就近吸收,二 次发光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且该改进手段成本相对半导体材料的改进 更加低廉,并且不影响半导体材料对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使得生产出的太阳能电池效率 高于同类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发光型太阳能正面电极浆料,包括银粉,剩余组分为有机粘接剂1-3%、无机粘接剂 3-8%、溶剂3-5%及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含量为0.5-2%,为CaMgSi2O6:Eu、(Ba,Eu)MgAl10O17、 (Zn,Mn)2SiO4、(Y,Gd,Tb)BO3Ba(Mg,Mn)Al10O17、(Y,Gd,Eu)BO3、(Y,Eu)(PV)O4中的一种 或几种,所述发光体为粒径在1-1.5微米的粉体;所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银粉通常为直径1.5-2.5微米的微型银球,因此发光体粒径也设置为与银粉大小 相仿的粉体,粒径在1-1.5微米。在CaMgSi2O6:Eu、(Ba,Eu)MgAl10O17、(Zn,Mn)2SiO4、(Y, Gd,Tb)BO3Ba(Mg,Mn)Al10O17、(Y,Gd,Eu)BO3、(Y,Eu)(PV)O4中选择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 发光体添加至银浆料中。发光型太阳能正面电极浆料,在正面电极银浆料中增加了发光体 组分,这些发光体组分可以吸收太阳能辐射并激发出光,并被半导体材料所就近吸收,二次 发光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有机粘结剂可以选择为环氧树脂、丙烯配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当中的 一种,利于电极在烘干或固化后成膜。
溶剂可以选择为柠檬烯、十一酸乙酯、己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 种,溶剂将有机粘结剂溶解后以提高银浆的稠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奇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奇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2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超级耐火通信电源用阻燃软电缆
- 下一篇:加热固化型导电性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