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球藻环糊精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1808.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3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勇;郭廷华;李仁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呈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A23L29/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球藻 环糊精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球藻环糊精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球藻是目前继小球藻、螺旋藻之后发现的富含营养价值的药用食用藻类产品。红 球藻为淡水单细胞绿藻,隶属绿藻门、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该藻在逆境条件 下能形成厚壁孢子并大量累积多种具有生物功能的类胡萝卜素:虾青素、ɑ-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叶黄素、隐黄素、玉米黄素、角黄素等,其中80%为红色的虾青素及其酯 类,故名红球藻,又称雨生红球藻。雨生红球藻除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以外,还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24%),脂肪(14%),多糖及钙、铁等优质营养元素。因此,有关红球 藻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目前有关红球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成分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而忽略了其它营 养成分,雨生红球藻除含虾青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藻蓝蛋白、硒蛋白、色素复合蛋白和 相应多肽等成分,以及钙和铁等人体所必须的矿质元素,这些成分同样具有很高的营养 和医疗价值,如藻蓝蛋白具有补血、调整白血球和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进机体免疫力, 促进生长发育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等;而硒蛋白主要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机制 与虾青素不同,两者结合后的生物活性具有协同作用。由此可见,红球藻是类胡萝卜素、 蛋白质和各类有效成分共存的产品,具有比各单一成分更加优越的多成分协同的功能和 作用,将红球藻开发为多成分共存的产品比单一成分产品能够更好地利用原料资源,也 可能获得更佳的功能效果。但是,破壁难、成分不稳定及水溶性低是制约雨生红球藻产 品功效的难点,也是产品创新发展的技术关键,目前仍没有简单有效的一体化技术解决 方案。
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胞微小椭圆形粒子的平均粒径8-25μm(应用与环境 生物学报2001,7(5):428~433),其细胞外壁厚而坚硬且表面存在胶质,光滑富有弹 性(水产学报,2014,38(2):297~304),机械方法极难完全破壁;其孢子壁耐酸碱、耐 氧化,难分解,对消化酶也非常稳定,人服用后极难被胃酸消化,导致虾青素等生物活 性成分难以释放,产品生物利用度低,因此,红球藻的破壁直接影响到成分的释放和吸 收利用。同时,类胡萝卜素成分,如虾青素(含有一个长的共轭双键系统,比其他异戊 二烯化合物更不稳定),在光、热、酸或氧气环境下极易氧化分解,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及效果;此外,本发明研究还发现,水溶液中红球藻破壁后释放的蛋白也很易分解(24 小时已有半数分解),表明红球藻蛋白稳定性也是产品质量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红 球藻的产品既需要选择合适的破壁技术,有高的破壁率,同时必须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 性,二者兼顾才能够为制备高质量产品提供合格的原料。
目前红球藻的破壁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匀浆法、研磨法、超声波法,冻融法等), 化学法(酸碱法)以及酶法等,这几种方法中研磨法对原料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少,但是 红球藻破壁后极易氧化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酶法破壁破壁率较高,但是同时增加了后续 分离纯化的难度;而化学法破壁率高,但有机溶剂的添加不但增加了成本有无助于稳定 性,而且不易达到食品生产的绿色标准,影响产品安全性。现有市场上采用上述方法破 壁制备的产品(软胶囊剂或片剂)难以兼顾破壁率及成分稳定性溶解性,破壁后,产品 制备过程中及存放期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降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及功效。红球藻破壁 难、成分不稳定及成分溶解性差是目前产品技术面临的三大难题,现有技术仅能个别地 解决这些问题,还没有一项技术方案可以同时一次整体性地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因此 需要发展一种破壁率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红球藻制剂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呈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呈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脐橙罐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拉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