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平行度检测功能的电池封装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775.2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何焱;贾英锋;刘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4514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行 检测 功能 电池 封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平行度检测功能的电池封装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上述电池封装装置包括能够对合或张开而实现电池封装的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包括上压块,下封头包括下压块,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两者之间平行度的平行度检测结构。上述检测方法包括上述电池封装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的复写纸,检测方法步骤包括:在复写纸的上下两面放置检测白纸,上压块和下压块对合挤压,然后观察复写纸在检测白纸上留下的压痕,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置处的颜色痕迹浅于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位置处的颜色痕迹,则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平行;若无上述颜色差异,则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不平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平行度检测功能的电池封装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平台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尺寸同比小,充电效率高,工作范围宽,环境友好型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汽车新能源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电子产品逐渐向轻、薄方向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迅速向此方向靠拢。更薄的铝塑膜被运用于锂离子电池,但是在电池封装过程中,如果封头之间不平行,则容易出现封印厚度不均、铝塑膜溶胶异常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导致电解液渗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平行度检测功能的电池封装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电池封装装置平行精度高,而且电池封印厚度均匀、能有效防止铝塑膜溶异常的问题,确保电池的质量。同时平行度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平行度检测功能的电池封装装置,包括能够对合或张开而实现电池封装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包括上压块,所述下封头包括下压块,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两者之间平行度的平行度检测结构。
具体地,平行度检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两相对面上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上压块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条与所述下压块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条抵顶在所述第二凸条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条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凸条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条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凸条相对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之间的平行度等级为1~3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平行度等级为1~3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之间的平行度等级为2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平行度等级为2级。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条之间的高度差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条之间的高度差均为100~15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上封头包括用于安装固定的上安装板,所述上压块连接于所述上安装板,所述下封头包括用于安装固定的下安装板,所述下压块连接于所述下安装板。
具体地,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T”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封装装置平行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上述的具有平行度检测功能的电池封装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之间的复写纸,所述检测方法步骤包括:在所述复写纸的上下两面放置检测白纸,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对合挤压,然后观察所述复写纸在所述检测白纸上留下的压痕,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置处的颜色痕迹浅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位置处的颜色痕迹,则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之间平行;若无上述颜色差异,则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之间不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针驱动机构及卷绕装置
- 下一篇:极片切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