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1753.6 申请日: 2016-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5672584B 公开(公告)日: 2017-10-13
发明(设计)人: 吕红医;杨晓林;李建东;唐丽;刘哲;姚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E04D7/00 分类号: E04D7/00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代理人: 聂孟民
地址: 450001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古建筑 屋面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一、苫背屋面的基层处理:

1)、清除望砖或望板层表面的残留砂浆和灰尘,并对屋面凸出部位和蜂窝处进行清理;

2)、勾抹板灰:在木望板之间大于5mm的缝隙,用灰勾平抹实;当缝隙过大,先钉补木条再勾抹;

二、配制麻刀灰:将绒长不小于80cm的麻刀,用清水淋湿、润透1小时,再弹松抖散并除去杂质,然后与白灰拌和在一起混匀,白灰与麻刀的重量比为:92-95︰5-8,麻刀中麻刀绒占50%以上;

三、抹护板灰:在屋顶的望板或望砖上抹一层麻刀灰,厚度1~2cm,晾至七成干,再进行苫泥背;

四、苫泥背:在护板灰上苫抹2~3层泥背,厚度不应超过3cm,防止因泥背太厚而造成开裂;每层泥背苫完后在室外环境中晾晒至七八成干,再在泥背上泼青浆拍背,拍背不少于3遍,使苫泥背层密实,晾晒干透;

所述的青浆是由青灰加水搅成浆状,过网眼宽不超过0.2cm的筛制成,青灰为块状的青灰,使用前加水滤去灰渣;使用中,青浆应及时补充清水,在兑水两次后应补充青灰一次,保证质量;

五、苫月白灰背:

1)在晾晒干透的泥背上苫抹2-4层大麻刀月白灰,每层厚度不应超过3cm,防止因灰背太厚而造成开裂;

2)每苫完1层,晾至七成干,用轧子反复赶轧8-10次;

3)灰背苫抹至最后一层时,在表面拍麻刀,拍麻刀使用细软的麻刀绒,使麻刀绒分布匀密,泼青浆赶轧,使麻刀绒揉实入骨,每平方米灰背整体拍打10次以上;

六、苫青灰背:

1)月白灰背充分晾干后,苫抹青灰背,灰背厚度不应超过3cm,防止因灰背太厚而造成开裂;

2)青灰背晾至七成干,用轧子反复用力赶轧5次以上;

3)每次赶轧均应先刷青浆,青浆随灰背的硬结由稠变稀;

七、打拐子、粘麻:

当麻刀灰背干至八成,在灰背上粘麻打拐子,用梢端呈半圆柱状的木棍在灰背上打出许多圆形的浅窝,拐子5个一组,构成梅花状拐子,每组拐子之间粘麻,待育瓦时把瓦翻铺在底瓦泥灰上;

八、晾灰背:

1)灰背苫完后必须进行晾背,晾背时应避免暴晒和雨淋,夏季施工时应采用黑色网状遮阳布整体遮护苫抹后灰背,防止表面开裂;

2)晾背时发现的开裂应重新补抹,补抹前用小锤砸成小沟,补麻刀灰至灰背面表面不再出现开裂,最终实现对古建筑苫背屋面的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白灰与麻刀的重量比为白灰94%、麻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苫背屋面面积过大,不能一次苫完,必须留对接槎“斜槎”,且槎子宽度不小于2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7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