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微通道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41243.9 | 申请日: | 2016-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曲浩;徐宏;应翔;罗青;朱鸿伟;吴浩;张伟锋;赵健棋;邢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8/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通道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拆卸微通道反 应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反应器一般是指通过微加工和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小型反应系 统,微流体通道尺寸在亚微米到亚毫米量级。相比传统反应器,微通道反应 器所需空间小,质量和能量消耗少、响应时间短。在反应器内,随着线尺度 的减小,一些物理量的梯度很快增加,如温度梯度、压力梯度、浓度梯度以 及密度梯度等,传热和传质性能与传统设备相比得到很大提高,使微通道反 应器的转化率、选择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微通道反应技术吸引了众多研 究者在各个领域展开深入的研究,成为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突破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微通道反应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微通道反应器,其包含外壳和隔板,外壳为内部开槽结构, 隔板插入外壳的槽道中。
当只有一块隔板时,隔板与外壳之间形成微通道。
当隔板的数目为2个以上,所形成微通道有二类,第一为:隔板之间形 成化学反应所需的微通道;第二为:隔板和反应器外壳形成化学反应所需的 微通道。
反应所需催化剂直接负载于隔板。
反应所需催化剂以微粒形式或者负载于泡沫金属填充于微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催化剂负载和脱除的便捷性。催化剂的负载具有多种 形式。当催化剂失活或反应完成需卸载时,只需将催化剂、隔板从微通道反 应器外壳中抽出,从而解决催化剂与微通道反应器分离的问题。同时,该结 构形式的制造成本低,具有工程放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微通道反应器外壳;
图2为插入隔板的微通道反应器外壳。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壳,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可拆卸微通道反应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一种微通道反应器的结构形式,具体步骤为:
一、法兰制造
二、微通道反应器外壳制造:采用线切割的办法加工支撑催化剂隔板2 的槽道,槽道间距为1-2mm,槽宽1-2mm,外壳1总宽度为100-200mm, 长度为300-400mm
三、将微通道反应器外壳和法兰焊接
四、制备负载催化剂的隔板,制备完成后,隔板厚度为0.2mm-1.5mm, 宽度为100-200mm,长度为300-400mm,隔板和反应器外壳尺寸需要匹配, 保证隔板可以插入到通道之中。
五、将步骤四中负载催化剂的基板插入到步骤二中制造的微通道反应器 外壳中。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微通道反应器外壳通过法兰连接得到该微通道反应 器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酯化反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凝胶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