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论的协同物流调度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146.X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定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Z99/00 | 分类号: | G16Z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同 物流 调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流调度方法,通过获取物流资源信息,根据所述物流资源信息建立物流路径图;获取物流需求信息,在所述物流路径图中确定与所述物流需求信息匹配的物流路径;将所述物流路径对应的物流资源调度给对应的物流需求。这样通过建立物流路径图,从物流路径图中确定与物流需求信息对应的物流路径,将该物流路径对应的物流资源调度给对应的物流需求,极大的提高了不同物流公司的物流资源的协同程度,提高了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物流调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图论的协同物流调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调度是物流技术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物流调度技术下国内外各物流公司都是将各自客户的货物从出发地送达目的地,所以各个物流公司之间形成物流资源孤岛。例如,有的快递公司很快,但到不了农村,而有的快递公司很慢,但能到农村,所以当客户有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物流的需求时,在传统的物流调度技术下客户只能选择那个很慢的快递。因此,传统的整个物流行业物流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物流资源利用率低,物流成本高。
同时,因为现有物流调度技术下物流公司进行物流调度时,没有获取用户的物流需求的关注点,所以在物流调度时,没有考虑用户的物流需求的关注点。但现实中,不同用户的物流需求对物流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譬如,有的用户的物流需求更关注运输的成本,有的用户的物流需求更关注运输的速度,有的用户的物流需求更关注货物的安全性。如果对所有的物流需求都采用同样的调度策略,则不可能让对物流需求有着不同关注点的用户都满意。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物流资源利用率低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物流调度方法和系统。
一种物流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物流资源信息,根据所述物流资源信息建立物流路径图;获取物流需求信息,在所述物流路径图中确定与所述物流需求信息匹配的物流路径;将所述物流路径对应的物流资源调度给对应的物流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物流路径图中确定与所述物流需求信息匹配的物流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对所述物流需求信息的关注点;将所述用户对所述物流需求信息的关注点作为物流路径图中边的权值属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物流资源信息,根据所述物流资源信息建立物流路径图的步骤包括:获取物流资源信息,所述物流资源信息包括物流路径和路径属性;将所述物流路径分为至少一个物流路段,所述路径属性也相应的分为至少一个路段属性。根据所述物流路段和路段属性建立物流路径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流路段和路段属性,建立物流路径图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物流路段作为物流路径图中的边,将所述路段属性作为边的属性;根据所述路段属性中的物流路段的起点和终端确定物流路径图中的边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物流需求信息,在所述物流路径图中确定与所述物流需求信息匹配的物流路径的步骤为:获取物流需求信息,采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计算符合所述物流需求的最短路径,将所述最短路径作为与所述物流需求信息匹配的物流路径。
一种物流调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建立模块,用于获取物流资源信息,根据所述物流资源信息建立物流路径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流需求信息,在所述物流路径图中确定与所述物流需求信息匹配的物流路径;调度模块,用于将所述物流路径对应的物流资源调度给对应的物流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关注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物流需求信息的关注点;权值属性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对所述物流需求信息的关注点作为物流路径图中边的权值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1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