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516.8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耀;朱文彬;刘达人;曾诗存;徐文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66;H01M4/13;H01M4/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结构 | ||
一种极板结构,其包括一集电体、一活性层与一安全防护层。集电体包括Al、Cu或不锈钢。活性层邻接在集电体上,并包括石墨、硅碳或上述的组合。安全防护层包覆活性层的所有上表面及侧表面,并包含通式为MxOy的一氧化物。其中M为Si、Al、Zr、Ti、Mg、Zn、Li、La、Nb、Ta、Ge、Y、Se、B或上述的组合。x介于1~2。y介于1~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种技术领域中,常需要一(上)材料层完全覆盖另一(下)材料层的上表面与侧表面的多层结构。然而,目前技术仍有需要改善的问题。例如凹版印刷只能进行全幅涂布,无法达到基材的边缘留白控制(edge control)。浸沾式涂布仅能进行双面同时涂布,无法只在单一面进行涂布,也无法达到边缘留白控制,且涂膜厚度控制不易。一般狭缝式涂布中,上材料层无法完全覆盖下材料层。
当无法符合需求的结构应用至产品(例如电池的极板结构)时,会使得产品效能降低,甚至使用上会有安全疑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板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极板结构,其包括一集电体、一活性层与一安全防护层。集电体包括Al、Cu或不锈钢。活性层邻接在集电体上,并包括石墨、硅碳或上述的组合。安全防护层包覆活性层的所有上表面及侧表面,并包含通式为MxOy的一氧化物。其中M为Si、Al、Zr、Ti、Mg、Zn、Li、La、Nb、Ta、Ge、Y、Se、B或上述的组合。x介于1~2。y介于1~3。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涂布方法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涂布方法示意图;
图3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基材、材料层、涂层与涂布模具;
图4绘示根据一比较例的涂布结果示意图;
图5绘示根据一比较例的涂布结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2: 基材
103: 材料层的上表面
104: 材料层
105A: 材料层的左侧表面
105B: 材料层的右侧表面
106: 辊轮
107A: 材料层的左上端点
107B: 材料层的右上端点
108: 涂布模具
110: 凹槽
111A: 涂层的左底表面
111B: 涂层的右底表面
112: 狭缝
113: 材料层的下表面
114: 涂料
116: 涂层
A: 中间宽度值
D1、D2: 宽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