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178.8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湖;李小和;赵新益;姚洪锡;李巍;王勇刚;杨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30 | 分类号: | E01B25/3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速 磁悬浮 交通 工程 线路 榫接式承轨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承轨梁结构。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属于一种新型交通方式,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少,全世界开通运营的线路更是少数。目前只有2005年3月日本建设开通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商业运行线-东部丘陵线和2014年6月韩国开通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商务运行线。而中国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目前只有国防科技大学试验线、青城山试验线、唐山实验线,但没有投入运营的正式线路,且均以高架结构为主,鲜见有关低置线路承轨梁结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由轨枕、承轨梁与承轨梁下路基组成,支承轨道的承轨梁设置在由土工结构物构成的路基之上,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包括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需要在承轨梁上完成的。磁悬浮列车对线路结构变形要求很高,因为结构很小的变形就可能影响乘车的舒适性甚至威胁行车安全,所以承轨梁的设计十分重要。
为了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不均匀沉降,传统的承轨梁结构一般采用每10~30m一节设置伸缩缝。与高架线路承轨梁设置于沉降容易控制的桥梁上不同,承轨梁下基础是由岩土构成的土工结构物,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质量相对不易控制,因此在荷载及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相邻承轨梁之间的节间缝处难免会出现错台沉降,从而影响F轨的平顺性,甚至可能导致F轨产生错台、变形等问题,严重时将影响磁悬浮车辆的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既能满足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轨道结构对承轨梁结构不均匀沉降的要求,又能满足基床长期稳定性、耐久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的榫接式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这些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沿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每个钢筋混凝土支承结构均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通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支承并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纵向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均包括底板主体结构、凸榫和榫槽,其中,所述凸榫和榫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结构的右侧和左侧,每个凸榫和榫槽的纵向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其中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凸榫伸入另一个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榫槽中,凸榫和榫槽相互配合,以防止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发生差异沉降;此外,每个凸榫和每个榫槽上均设置圆角,以使凸榫能在榫槽内转动,从而使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能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这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也能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耐磨滑动层,所述耐磨滑动层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凸榫与榫槽之间,以用于缓冲传递至凸榫与榫槽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凸榫与榫槽处的磨损
优选地,还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通过一钢边橡胶止水带连接,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底板主体结构的上部,其纵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左右两端的钢边分别伸入一底板主体结构内。
优选地,还包括从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部回填沥青形成的沥青麻筋,相邻两底板主体结构的上部通过所述沥青麻筋连接在一起,以防止地表水下渗而直接影响基床的稳定性。
优选地,相邻两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存在伸缩缝Ⅰ,相邻两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存在伸缩缝Ⅱ,并且伸缩缝Ⅰ的缝宽大于所述伸缩缝Ⅱ的缝宽。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凸榫和榫槽形成榫式连接,避免了相邻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之间因地基处理措施不同造成的沉降错台,可实现变形协调从而控制不均匀沉降,确保了磁浮F轨在低置线路上不会产生错台,有效实现磁悬浮交通工程高架结构与低置线路过渡段F轨的平顺性要求。
(2本发明的凸榫和榫槽处采用倒圆角处理,凸榫和榫槽之间设有耐磨滑动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传递至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凸榫与榫槽间的磁浮列车冲击力,减少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凸榫与榫槽处的磨损,同时避免了因凸榫与榫槽之间相互挤压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的局部承压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轮胎颗粒降噪路面
- 下一篇:利用白度稳定性差的浆料制造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