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9869.6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鲍泽威;袁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周敏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段 反应 放热 模式 固化 蓄热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包括内装填蓄热反应物(2)的蓄热反应器(1)、换热流体通道(3)、反应气管道(4)和2~8个大小相同的储气罐,每个储气罐通过反应气管道分别与蓄热反应器连通,并且每个储气罐气体进出口处的反应气管道上设置有控制该储气罐气体进出的阀门(6),所述换热流体通道为蓄热反应器壁面上设置的夹层通道和/或为穿过蓄热反应器内部的换热管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量的存储
打开储气罐进出口处的反应气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对蓄热反应物加热,使其分解为反应固体和反应气体,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管道进入储气罐,反应结束后关闭储气罐进出口处的反应气管道上设置的阀门;
(2)热量的利用
打开一个储气罐进出口处的反应气管道上设置的阀门,使储气罐中的反应气体流回到蓄热反应器中与反应固体接触发生反应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通过换热流体通道内的换热流体换热加以利用;该储气罐中的反应气体释放完后,关闭该储气罐进出口处的反应气管道上设置的阀门,打开下一个储气罐进出口处的反应气管道上设置的阀门,使储气罐中的反应气体流回到蓄热反应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通过换热流体通道内的换热流体换热加以利用;如此逐个释放储气罐中的反应气体到蓄热反应器中与反应固体反应,完成热量的释放和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体通道为蛇形结构管、螺旋结构管、螺纹结构管或翅片结构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反应物为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碳酸盐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氢化物为MgH2、Mg2NiH4、LaNi4.7Al0.3H6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PbO2、Co3O4、MnO2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为MgCO3、CaCO3、FeCO3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分段反应放热模式的气固化学反应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反应器为管式反应器、釜式反应器、板式反应器、盘式反应器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98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