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生态河道水下绞吸式清淤施工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9250.5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应;杨安栋;陈德波;刘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F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生态 河道 水下 绞吸式 清淤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生态河道水下绞吸式清淤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泄流不畅,将会导致洪水直接冲击河堤,严重的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河道的流畅程度直接影响河道的泄洪防洪作用,尤其是每年的汛期,对于河道流畅程度的要求更高。人们意识到对河道进行清淤已经刻不容缓。但是,由于受到河道自身因素、两岸建筑以及架设桥梁的影响,给河道清淤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清理出来的淤泥得不到有效地排放和利用。深入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会战,坚决消灭垃圾河,铁腕整治黑河、臭河。
组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改进清淤疏浚工艺,提高清淤疏浚的综合效率。全面排查和有效清理水体障碍物,打通行洪卡口,提高过水能力,实现各流域水体流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生态河道水下绞吸式清淤施工工法,该施工工法简单易实现,科学便利、节约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该施工工法主要适用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沉积以及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淤泥堆积严重的城市河道、农村河道,同时也适用于港口、河道、湖泊的疏浚工程,特别是吹填造地工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生态河道水下绞吸式清淤施工工法,该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先组织测量人员布设测量导线,保护测量控制点,复测原河道水下地形,并按25m间距绘制断面图;然后在施工河道的每公里设置一个临时水位尺,临时水位尺零点同河底设计高程一致,派专人记录、整理汇总,及时向挖泥船通报水位,以便控制挖深;
(2)挖泥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挖泥船,通过陆路运输的方式将挖泥船和相关设备调遣到施工现场,经吊机吊装后下水;
(3)输泥管线铺设:淤泥全部采用管道式输送方式,沿河道布设输泥管,通过输泥管将泥浆输送到抛泥场;
第一步、挖泥船船上输泥管的铺设安装:在挖泥船绞吸头的顶部和挖泥船船尾之间铺设一条直径Φ350mm的船上输泥管,船上输泥管的铺设安装用单根长6m,直径Φ350mm的钢管通过钢管接头连接而成,尽量保证船上输泥管线平坦顺直,船上输泥管道的转弯段以弯管或软管连接,避免死弯,钢管接头与钢管的连接处应紧固严密,避免整条船上输泥管出现漏水漏泥现象;
第二步、水上输泥浮管敷设:在挖泥船船上输泥管和水陆接头之间敷设一条水上输泥浮管,水上输泥浮管敷设时,采用抛锚艇、交通艇和拖轮在施工区域的水上进行接装,水上输泥浮管的铺设安装用单根长6m,直径Φ350mm的钢管通过钢管接头和1.5米长橡胶管连接而成,每根钢管上穿设两套浮筒,保证水上输泥浮管漂浮于水面上,橡胶管与钢管的连接处通过钢管接头进行紧密牢固,同时严格控制水上输泥浮管摆幅和线路顺畅,每隔30~50m的距离,在水上输泥浮管的两侧抛设浮管锚,将水上输泥浮管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水流、风速造成水上输泥浮管线大幅度摆动,影响施工生产和施工区域通航,该水上输泥浮管与船上输泥管之间用4m长的橡胶管进行柔性连接,该水上输泥浮管与水陆接头之间用4m长的橡胶管进行柔性连接,该水上输泥浮管的管线布置呈流线型弯曲,并留有足够的富裕长度,随挖泥船土方开挖施工进程,接长或拆卸水上输泥浮管,以满足不同的长度需要;
第三步、陆地输泥管敷设:陆地输泥管道主干线沿明渠边坡架设,边坡不稳定处敷设输泥管架和砼墩支撑,陆地输泥管的架设由熟练管道工配小型吊机和手拉葫芦安装,陆地输泥管转弯段以弯管或软管连接,应按设计线路与铺设方法铺设,保持陆地输泥管线平坦,顺直,不拐死弯,陆地输泥管的连接用单根长6m,直径Φ350mm的钢管通过钢管接头连接而成,陆地输泥管线的钢管接头必须紧密牢固,整个钢管管线和钢管接头不得漏泥、漏浆、漏水,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每隔400m设一个水陆接头,并安装相应的接力泵,保证在陆地输泥过程中有充足的动力;
(4)抛泥场设置:
第一步:先选择一块合适的场地作为抛泥场,对抛泥场测量放样,按照招标设计图与业主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坐标点与水准点进行精确放样;
第二步:抛泥场采用周边场地开挖土方的方式,挖出一块合适的抛泥区,将抛泥区先用推土机填土自压,再辅助以推土机碾压,保证开挖的抛泥区密实度达85%以上;
(5)布设闸箱式泄水口:在抛泥区靠近湖岸的一侧布设闸箱式泄水口,闸箱式泄水口内安装相应的排水管,每根排水管按2m间距铺设,便于将运输到抛泥场区的积水通过排水管排入湖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9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比赛码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道路的缓冲消能防撞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