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吸管液体混合输送无阀压电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9193.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夏齐霄;卢振洋;季红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液体 混合 输送 压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阀压电液体混合泵,属于液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无阀压电泵结构简单,机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在未来医疗保健,航空航天,微机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提结构,可将液体混合与输送的两个功能结合在一起,使两种液体在输入的同时,完成混合,两种液体克服了这一缺点,使无阀压电泵在工作中,并且中混合输送过程中,液体始终保持流入泵体的状态,不产生回流,使其可以应用在液体源不允许有反向流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压电泵在混合两种液体的同时完成输送工作。被输送的两种液体始终流出液体源,克服目前无阀压电泵在工作时,液体在流道中反复流动,造成效率低的缺陷。
图1是验证该泵原理的装配图。
侧吸管液体混合输送无阀压电泵,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同的压电振子,以压电陶瓷极性相同的一侧,面对面安装在泵体的上下两侧,泵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有沉孔,沉孔内安装压电振子,两个压电振子与泵体内的空间构成泵腔,泵腔为一圆柱体形,泵腔相对于上下两压电振子对称的中间面上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位于泵腔中部,支撑板与沉孔的底面之间有一台阶,使得支撑板的厚度小于泵腔的高度,横梁厚度小于泵腔的高度,在垂直于支撑板的端面的中间位置加工有圆形主外侧管和主内侧管,主外侧管的直径大于主内侧管,在垂直于主外侧管和主内侧管的轴线上,支撑板内还加工有支管一和支管二,支管一和支管二的直径不大于主外侧管,支管一与支管二同轴,且与主外侧管和主内侧管的接合面相切,泵体外侧设有凸台以方便支管一和支管二与外管路联接,主外侧管中设有多个膨胀室,膨胀室为圆柱形,直径大 于主外侧管,泵体的侧面有放气孔。
进一步,支撑板所占面积小于泵腔13截面积的一半。
进一步,横梁平行于支撑板的端面,与两端面平行等距。
进一步,横梁截面为矩形。
本发明提出的侧吸管液体混合输送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泵的两个压电振子2以相同的极性接入交流电压,两个压电振子2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同时向泵腔的外侧或内侧翘曲,设在交流电压的第一个半周内两个压电振子2同时向泵腔的外侧翘曲(图6),则泵腔13的体积增大,泵腔13的压力降低,液体沿主外侧管5和支管一9、支管二18流入主内侧管11,并进入泵腔(图7);当交流电压进入第二个半周期时,电压方向与第一个半周期相反,压电振子2向内翘曲(图8),泵腔13的体积减少,压力上升,泵腔13内的液体沿主内侧管11被挤压出泵腔13,由于主内侧管11的直径比主外侧管5的直径要小,因此液体在从主内侧管11流入主外侧管5时,会在主内侧管11和主外侧管5的交界面附近产生低压涡旋区,将支管一9和支管二18内的液体吸入主外侧管5,并一齐沿主外侧管5流出泵外(图9);在两种液体流入泵腔13中时,会遇到横梁17的阻碍而产生复杂的漩涡群,从而使两种液体在泵腔13内混合;在液体沿主外侧管5被排出泵外时,液体经过多个膨胀室16时,也会产生紊流,促使液体混合;从以上叙述可知,泵在混合与输送两种液体时,在支管一9和支管二18内的液体总是流向主外侧管5,保持单向流动。
附图说明
图1装配图
图2泵体1俯视图
图3泵体1A-A截面视图
图4泵体1立体图
图5泵体1内部管路剖视图
图6泵在吸程时的压电振子2的工作图
图7泵在吸程时的液体流动示意图
图8泵在排程时的压电振子2的工作图
图9泵在排程时的液体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9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更换的电力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电流环状引出的电容器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