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8881.5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赟;程鹏;沈洪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分布式 编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预设区域内部署n架无人机,n为n≥3的整数;所述的无人机能够 主动获取邻居无人机在自身惯性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信息;
2)第1架无人机和第2架无人机分别主动获取对方在自身惯性坐标系下 的相对位置信息,通过分布式控制算法计算第1架无人机和第2架无人机的 期望速度,进行速度控制从而使第1架无人机和第2架无人机保持给定的距 离;
3)按编号对第3~n架无人机进行编队控制,第i架无人机主动获取第i-1 架无人机和第i-2架无人机在自身惯性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信息,通过分布式 控制算法计算第i架无人机的期望速度,进行速度控制从而使第i架无人机对 第i-1架无人机和第i-2架无人机之间保持给定的距离,系统达到稳定时形成 三角形链状编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人机内置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能够获取邻居无人机在自身惯性 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的相对位置信息为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人机按照控制周期0.05~0.15s,将所述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通过极 坐标转换成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设区域为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人机在水平面内满足如下运动模型:
x′i=ui,i=1,2,…,n;
其中n为n≥3的整数,xi为无人机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向量,x′i为无人机 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向量的导数,ui为无人机在水平面内运动的速度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2)中计算第1架无人机和第2架无人机的期望速度的方法:
其中,x1表示第1架无人机在其自身惯性平面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通 常为坐标原点;x2表示第2架无人机在其自身惯性平面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 ||x2-x1||为第2架无人机与第1架无人机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x1-x2||为第1 架无人机与第2架无人机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d12为第1架无人机和第2架 无人机之间的距离,通常是以常量的形式给定;v0为队形稳定时,无人机的 期望运动速度向量;u1表示第1架无人机相对于自身惯性坐标系的期望速度 向量控制量,u2表示第2架无人机相对于自身惯性坐标系的期望速度向量控 制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8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式油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脑电波反馈网瘾戒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