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8082.8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镇海;孙翊腾;胡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B60Q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境 辨识 汽车 喇叭 音量 模式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喇叭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 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电喇叭是靠金属膜片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汽车安装的鸣笛喇叭音量固 定,在安静环境中会造成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若驾驶员采 用手动调节,不仅无法即时调节音量,还会给正常驾驶增加麻烦。常规汽车喇 叭存在无法基于周围环境自适应调节音量的弊端,导致其实用性与适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汽车喇叭音量不可自动调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境辨 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启动低音量模式, 从而有效避免了扰民及噪声污染;在嘈杂的环境中喇叭进入高音量模式,能够 有效警示行人及车辆。这种自适应模式,既增强了汽车在各种环境中行驶中的 安全性,又使得驾驶行为更加文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其使用的汽车喇 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GPS卫星定位系统模块、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电子地图生成模块、驾驶员交互面板、车载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
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汽车行驶时,GPS卫星定位系统模块定位出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以 及位置坐标,并同时将定位出的信息发送给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和电子地图 生成模块;
步骤二、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将汽车的位置坐标与模块内已有的空间数据 相匹配,得出当前汽车所在空间位置,发送至电子地图生成模块;
步骤三、电子地图生成模块综合GPS卫星定位系统模块与GIS地理信息系 统模块发送来的信息并转化为数字电子地图后显示在驾驶员交互面板上,告知 驾驶员当前所处环境;
步骤四、车载控制单元分析获得的空间数据,辨别出汽车当前所处环境属 于的场景模式类型,选择与场景模式类型相适应的音量模式并生成音量模式信 号,将音量模式信号发送至执行单元;
步骤五、执行单元接收来自车载控制单元的音量模式信号,根据音量模式 信号执行相应的音量声音播放。
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其中,步 骤四中的音量模式包括安静、正常、喧嚣三个音量模式,三个模式相应的分贝 区间分别为:60~90分贝、90~105分贝、105~115分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使得喇叭可以实时自适应周边环境,令喇 叭根据汽车所处环境而进入适宜的音量模式,在学校、图书馆、办公楼、医院、 疗养院、幼儿园、敬老院、剧院、居住区等安静场景进入低音量的安静模式以 解决扰民等问题,同时起到缓解噪声污染的作用,而在高速公路、重工厂、机 场、铁路、港口等嘈杂场景进入高音量的喧嚣模式,能够有效的警告行人、引 起其他车辆注意以保证交通安全。这种自适应模式,既增强了汽车在各种环境 中行驶中的安全性,又使得驾驶行为更加文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汽车行驶至学校医院等安 静环境时,鸣笛则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而若汽车装有低音喇叭,在嘈杂环 境中无法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故本发明提出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 式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环境辨识的汽车喇叭音量模式自适应控制系统组成图如图2 所示,包括:
用于定位汽车所处位置及运动状态的GPS卫星定位系统模块100;
用于分析、处理和查询空间地理数据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200;
电子地图生成模块300;
驾驶员交互面板400;
车载控制单元500;
执行单元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