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7329.4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9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枣裕贵;丸山贤司;后藤英贵;木崎勇;中村悟志;桥田光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下部 车体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该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左右的边梁,在车体的车宽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铰链柱,从左右的边梁各自的前部位置朝向上方延伸;中立柱,从左右的边梁各自的车体前后方向中间位置朝向上方延伸;地板,与左右的边梁连结;以及地板通道,在该地板的中央部向上方鼓起。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为了确保偏置碰撞安全性能,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2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为了确保侧面碰撞安全性能,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但是,近年来不但要求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能和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小区域偏置(small overlap)碰撞(简称SOL碰撞)要求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对于小区域偏置碰撞,不但没有提到具体的对策,甚至没有关注小区域偏置碰撞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这一课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30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230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轻量的构造,在SOL碰撞时及侧面碰撞时,提高边梁前端和相对于该边梁位于车宽方向的相反侧的边梁之间的载荷传递性能。
本发明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边梁,在车体的车宽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铰链柱,从所述左右的边梁各自的前部位置朝向上方延伸;中立柱,从所述左右的边梁各自的车体前后方向中间位置朝向上方延伸;地板,与所述左右的边梁连结;以及地板通道,在该地板的中央部向上方鼓起,该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设置有左右一对倾斜梁,该左右一对倾斜梁配设在所述地板的上部及/或下部,将所述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结合部位附近、和该结合部位的车宽方向的相反侧的所述边梁与所述中立柱的结合部位附近连结,该左右一对倾斜梁在车辆俯视时成为大致X字形状。
在此,“配设在所述地板的上部或下部”指的是,在所述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结合部位附近、和该结合部位的车宽方向的相反侧的所述边梁与所述中立柱的结合部位附近之间,不仅包括将所述倾斜梁仅设置在所述地板的上部、或者仅设置在下部的构造,还包括在所述地板的上部和下部的双方均设置的构造。
所述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结合部位附近,不限于所述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结合部位,也包括所述倾斜梁能够与该结合部位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以重叠(overlap)的方式连接的结合部位附近。
同样,上述的结合部位的车宽方向的相反侧的所述边梁与所述中立柱的结合部位附近,不限于所述边梁与所述中立柱的结合部位,也包含所述倾斜梁能够以与所述该结合部位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接的结合部位附近。
即,在所述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结合部位附近,还包括所述铰链柱的基部(下部)向车辆前后方向扩展的扩展部分,包括将所述倾斜梁与所述铰链柱的下部的扩展部分以前后方向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结合的构造。
此外,“所述左右一对倾斜梁在车辆俯视时为大致X字形状”,不限于在车辆俯视时为X字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与向车辆前方开口的一对棱线部的开口角度相比向车辆后方开口的一对棱线部更大的形状等、在车辆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上一对棱线部彼此的角度不同的形状,或者也可以是,在车辆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的一方所具有的一对棱线部和另一方所具有的一对棱线部之间,设置有将这一对棱线部彼此连结的直线部的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左右一对倾斜梁包括:地板下倾斜梁,配设在所述地板的下部,从所述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结合部位附近起,越朝向后方侧越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地板上倾斜梁,配设在所述地板的上部,从所述边梁与所述中立柱的结合部位附近起,越朝向前方侧越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通道梁,在车辆俯视时具有大致X字形状部。
根据上述构成,在SOL碰撞时及侧面碰撞时,能够通过轻量的构造在梁前端(铰链柱)和反侧边梁(B立柱)之间进行载荷传递。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通道梁的所述大致X字形状部为闭合截面部,在从车辆正面观察时,所述通道梁的所述大致X字形状部的闭合截面部与由所述地板上倾斜梁和所述地板形成的闭合截面部在车宽方向上具有重合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用于闭合截面部具有重合部分,所以不会在特定部分应力集中而产生压曲等,就能够传递载荷,因此在SOL碰撞时及侧面碰撞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在边梁前端(铰链柱)和相反侧边梁(中立柱)之间进行载荷传递的上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