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7050.6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波;吴承贵;叶飞;吴国骄;徐帅;邓桂胜;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C07F9/6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董琍雯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联二烯基 磷酸 二甲 酯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 科学研究当中。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它们可以作为 分子砌块,参与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学反应来构建较为复杂的目标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其中 心碳原子的轴手性参与催化诱导不对称合成;在许多的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含有联二烯 基磷酸二甲酯这一结构单元。一直以来,人们对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合物的 合成方法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知的合成方法中,大部分都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 来制备:一、由炔丙醇的衍生物的SN2'取代反应;二、炔丙基卤化物与一氢磷酸酯在钯的 催化下偶联得到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这些方法的缺点是:(1)第一种方法 原料难以获得,限制了应用范围。(2)第二种方法需要复杂的配体,且底物合成较复杂, 不宜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易行的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该方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底物适应性,通过该方法可合成众多带有不同取代基的1,1,3- 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芳基磷酯重氮/烷基磷酯对 甲苯磺酰腙和末端炔在铜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1,1,3-三取代联二 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方法对官能团具有很好的容忍性,芳基磷酯重氮上的芳基可带有一个或多个 取代基;芳基,烯基或者烷基取代的末端炔都可以发生反应。
本发明方法的反应式可表示如下:
其中,式中化合物I代表芳基磷酯重氮,R代表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基;式中化合物 II代表末端炔,R'代表烷基,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香基;式中化合物III代表1,1,3-三 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
上述R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苯环上的取代基不以任何方式限定,常见的取代基 例如苯基、烷基、羟甲基、烷氧基、卤素等。所述芳香基上可带有这些取代基中的一种或 多种,当具有多个取代基时,这多个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上述R优选苯基。
上述烷基取代基优选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等。
上述烷氧基取代基优选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甲氧基可以在 间位或对位。
上述卤素优选氟、氯原子。
当上述R'为芳香基时,可以是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也可以是芳香杂环。苯基上的取 代基不以任何方式限定,常见的取代基例如烷基、烷氧基、卤素、氨基、萘基等。所述芳 香基上可带有这些取代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具有多个取代基时,这多个取代基可以相同 或不同。上述芳香杂环优选3-噻吩。上述R'优选苯基。
上述烷基取代基优选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三氟甲基等。
上述烷氧基取代基优选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该甲氧基可以 在邻位或对位。
上述卤素优选氯、溴原子。
上述氨基优选N,N-二甲基胺基。
当上述R'为烷基时,优选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1-羟基乙基,丁基。
当上述R'为烯基时,优选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烯基,例如1-环己烯基。
其中,式中化合物I'代表烷基磷酯对甲苯磺酰腙,R”代表烷基,优选指具有1~10个 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异丙基;式中化合物II'代表末端炔,R”'代表芳基、烯基 以及烷基;式中化合物III'代表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
上述方法中两种反应物优选的投料摩尔比为芳基磷脂重氮:末端炔=1.0-1.5∶1,烷 基磷酯对甲苯磺酰腙∶末端炔=1.0-1.5∶1。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1,1,3-三取代联二烯基磷酸二甲酯化合物优选1,2-二苯基-1-联 二烯基磷酸二甲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