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6783.8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余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滞 血瘀型 胃痛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痛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现代都市人,饥饱失度,有时暴饮暴食,鱼肉虾蟹样样俱全,极尽滋膏,有时又赖床不起,早餐中餐不食,直饿到手脚无力以动。胃痛的病因很多,病症复杂,本发明只针对气滞血於型胃痛有特效,症见胃脘胀满剌痛,痛有定处,入夜或食后更甚,或有黑便,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西药目前对此病多以止痛作为手段,治标不治本,且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对患者产生2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理气镇痛作用,对气滞血瘀型胃痛有很好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包括以下组份:丹参20~40份,白芍药20~40份,降香20~40份,川楝子20~40份,元胡20~40份,沉香20~40份,桃仁20~40份,红花20~40份,姜黄20~40份,九香虫20~40份,水400~500份。
进一步的,丹参30份,白芍药30份,降香30份,川楝子30份,元胡30份,沉香30份,桃仁30份,红花30份,姜黄30份,九香虫30份,水450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鱼腥草20~40份,甘草20~40份,生姜10~20份,大枣20~40份。
进一步的,鱼腥草30份,甘草30份,生姜15份,大枣30份。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理气镇痛作用,对气滞血瘀型胃痛有很好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病例一:
陈某,男,45岁,平时饥饱过度,酒食伤身,胃痛己有三年,痛时食胃痛药止痛,近一月来,腹痛频作,服止痛药无效,症见上腹剌痛拒按,痛处不移,舌质紫暗,有瘀斑。服本药五剂,腹中剌痛大减,再服廿剂而愈,半年未见复发。
病例二:
欧某,男,55岁,胃痛己有十多年,平时不大注意,痛时服点止痛药,近期腹痛频作,症见痛时剌痛拒按,痛不可忍,痛有定处,舌质紫暗,入夜疼痛尤为极烈,服止痛药无效,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俱怕手术,转中药调理,服本药十剂痛减,两月而愈。嘱每月服三至五剂巩固疗效,半年未复发。
病例三:
谢某,男,65岁。胃痛己有十多年,体形偏瘦,饭量少,稍进多点,胃痛复作,长期服药,效果不佳,医院建议手术切除,因俱怕手术,转中医治疗,症见体弱消瘦,腹中剌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服用本药四个多月痊愈,近期未见复发。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理气镇痛作用,对气滞血瘀型胃痛有很好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余英,未经黎余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