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除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6051.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周俊虎;汪洋;张江林;潘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0 | 代理人: | 吕秀丽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多种机械除尘及湿式电除尘的高效复合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产值的不断增加,我国环境状况也愈加的恶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是我国比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雾霾天气频现,持续时间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介于目前我国恶劣的环境状况,国家也在加快推动大气污染的治理,目标要求于2020年前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基本达到燃气轮机排放限值,保证烟气中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mg/Nm3。烟气排放中的PM2.5超细颗粒的捕集效率低,是处理烟气排放达标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烟气除尘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机械除尘、静电除尘、袋式除尘、电袋复合除尘等。但是一般的机械除尘和袋式除尘达不到烟尘排放限值,不能有效脱除PM2.5超细颗粒;而电除尘要达到排放限值,需要更多的电场数,更大的比集尘面积、运行电耗高,且存在二次扬尘的问题,因此电除尘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
湿式电除尘技术是目前一种比较新的除尘技术,是通过高压整流装置对放电极供电,使烟气中的尘粒荷电,荷电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板运动,通过连续冲洗喷淋装置清洗收集在集尘板上的粉尘颗粒。湿式电除尘装置能够 保证烟尘达到排放标准,但是湿式电除尘装置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问题,湿式电除尘装置主要由供电和供水系统组成,是纯能耗设备,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湿式电除尘的电场数增加,收尘面积增大,不仅存在设备投资费用大的问题,电耗量也随之增加;且当高浓度烟气的除尘时,湿式电除尘利用极板上形成的水膜清洗被捕集的粉尘,粉尘浓度过高时,冲洗时间延长,水耗量大大增加,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废水处理成本也相应增加。总体而言,湿式电除尘装置运行能耗大,投资成本高,净化效果随粉尘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不适用于高温烟气除尘及高浓度粉尘除尘。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能源节约的问题,因此湿式电除尘装置的能耗节省是目前其应用首要考虑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除尘系统,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多种机械除尘及湿式电除尘的高效复合除尘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除尘效率低、湿式电除尘能耗高、水耗高、设备投资费用大的问题,并能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除尘系统,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及湿式电除尘装置;其中惯性除尘装置设置于重力沉降室内并位于重力沉降室的烟气出口端,重力沉降室的烟气出口端与旋风除尘装置的烟气入口端相连接;湿式电除尘装置设置于旋风除尘装置的烟气出口端。
所述的湿式电除尘装置包括电晕线、集尘板、冲洗喷淋装置、电控装置、工业水箱,其中电控装置和工业水箱均布置与旋风除尘装置外部,电晕线、集 尘板、冲洗喷淋装置设置于旋风除尘装置中作为烟气出口的中心排气管内;冲洗喷淋装置与工业水箱连接,并位于电晕线和集尘板的上端,电晕线、集尘板则分别与电控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在惯性除尘装置上设有振打装置,用于清除堆积于惯性除尘装置中挡板上的尘粒。
振打装置布置于惯性除尘装置的中心部位或是在惯性除尘装置的四角部位对称布置。
所述的惯性除尘装置为碰撞式惯性除尘装置,按照与垂直方向形成15-30度的角度,布置于重力沉降室的出口端。
中心排气管的直径与旋风除尘装置圆筒体的直径比为0.5:1。
重力沉降室为多级重力沉降室。
振打装置采用机械振打装置、电磁振打装置或是声波振打装置。
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为直入式切向入口或者是蜗壳式切向入口的逆流式旋风除尘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内部涂有防腐层,防止烟尘对其腐蚀。
在旋风除尘装置内部与烟气相接触的部分,具体而言是圆筒体31的内壁、灰筒32的内壁、中心排气管33的内壁及外壁、排灰口34的内壁上均涂有防腐层,防止烟尘对其腐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烟气除尘系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利用低效率的复合机械除尘装置作为前段预除尘装置,除去烟气中90%以上的尘粒,利用高效率的湿式电除尘装置作为末端除尘装置,最终可以除去烟气中99%以上的尘粒,可以使除尘效果达到 超低排放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高效净化塔及气体处理系统
- 下一篇:过滤除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