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温稳泡型低界面张力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35506.5 | 申请日: | 2016-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善法;薛汶举;姚逸风;周天元;赵成洋;刘璇;崔炎琦;杨曦;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温 稳泡型低 界面 张力 起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稳泡型低界面张力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0.18~0.2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0.1%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0.08~0.15%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9.2~99.69%矿化水;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中的一种,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所述矿化水为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无水氯化钙、六水氯化镁的混合水溶液。本发明具备耐高温、泡沫稳定性好、界面张力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耐温稳泡型低界面张力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其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总采收率仅约40%,因此大部分原油仍滞留在地层中,需采用三次采油技术有效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
聚合物驱作为三次采油主要措施已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并已实施完成。聚合物驱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注入水液相粘度,降低油水流度比,提高注入水或流体的波及体积,启动水驱时尚未启动的中、低渗油藏原油,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但聚合物驱并不能有效提高剩余油藏洗油效率。因此,现在发展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或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目前以二元复合物驱发展为主,其作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已完成室内研究与矿场先导实验。但从部分油田二元复合物驱矿场实施情况看,其提高聚合物驱后采收率效果并不理想;加之聚合物对高温(≥75℃)、高矿化度(≥10000mg/L)、低渗透油藏适应性差,因此极大限制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的应用范围与效果。
泡沫流体已广泛应用于稠油油藏泡沫封堵大孔道,克服蒸汽驱超覆作用,以及含水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泡沫冲砂洗井、泡沫钻井、泡沫调剖堵水和泡沫压裂等领域,这体现出泡沫具有高的视黏度和“堵大孔不堵小孔、堵水不堵油”等特点。其既能扩大低渗透率地层的波及体积,又能达到高、低渗透率地层的同步驱替,且能很好地控制油水流度比,优于聚合物驱。另外,泡沫中含有的起泡剂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岩石孔隙表面润湿性,降低毛管作用力,有效提高洗油效率,降低地层残余油饱和度。因此泡沫驱有望成为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技术。
泡沫驱油技术成败的关键是起泡剂的选择。但是,泡沫体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现有起泡剂虽可产生足够大的泡沫体积,但半衰期较短,封堵性或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增强泡沫稳定性或提高半衰期,现有方法是向起泡剂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多肽等聚合物。但该类物质虽能提高泡沫稳定性或半衰期,但严重影响起泡剂起泡性能或起泡体积,仍不利于泡沫驱时泡沫封堵效果的有效发挥。此外,现有起泡剂的起泡性能与其高界面活性间存在矛盾:即起泡性能好,但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差,通常约为0.5mN/m。
郎丽媛和李华斌在《石油化工应用》期刊中报道了空气泡沫驱中起泡剂XHY-4K筛选与性能评价,其空气泡沫驱用起泡剂XHY-4K具有较强的耐温起泡性(80℃、最大起泡体积700mL)和稳泡能力(半衰期25min),但油水界面张力高,为0.941mN/m。郑力军、张涛、王兴宏、马丽萍和张伟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中报道了氮气泡沫驱油用起泡剂的筛选与评价,其氮气泡沫驱用起泡剂HY-6在低温(54℃)时具有较好起泡性(最大起泡高度13.8cm)和稳泡效果(半衰期12h),但60℃以上温度,半衰期明显下降,泡沫耐温稳定性差。李雪松的硕士论文《二元驱后油藏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报道了超低界面张力驱油用起泡剂,该起泡剂具有超低界面张力性能(1.07×10-3mN/m),且泡沫性能较好(最大起泡体积320ml,半衰期120min),但起泡剂性能评价均是在70℃下进行,耐温性一般。王喻、王冲、牛忠晓、孙藏军和王浩在《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中报道了泡沫驱油中起泡剂W-101的筛选与评价,其泡沫驱油用起泡剂W-101,其具有较好的耐温起泡性(90℃、最大起泡体积645mL),但泡沫耐温稳定性差(半衰期仅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及其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