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频分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35291.7 | 申请日: | 2016-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4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李文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配 方法 | ||
一种导频分配方法,本方法可有效解决实际网络架构和传播环境下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相邻小区用户之间严重的导频污染问题。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网络级基序列;步骤2:生成小区级基序列;步骤3:生成用户级导频序列;步骤4:计算各用户导频序列与邻区各导频序列间的统计互相关值;步骤5:对每个小区中的用户导频序列按照其统计互相关值进行排序和分组;步骤6:确定用户所属的导频分组;步骤7:用户导频分配;步骤8:信道估计更新;步骤9:用户导频更新;本方法可有效降低MIMO系统中由于正交导频序列数量有限而导致的相邻小区用户之间严重的导频污染,提高MIMO技术的实际性能;本方法实现简便,运算复杂度较低,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频分配方法,属于通信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得到实际应用的MIMO技术一般是基于较少数目的天线阵列(通常少于10个阵元)。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大规模阵列MIMO(Massive MIMO)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最主要特征在于天线阵列的阵元数量得到显著增加,一般达到几十甚至上百个阵元。基于这种天线的通信系统通过简单的信号处理即可实现系统传输可靠性和信息传输速率的显著提高。即假设基站具有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此时各用户到基站的信道是两两正交的),通过简单的线性处理(例如,最大比合并)或者迫零处理,在无需较多的频谱资源下就可消除其他用户的干扰。这样的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频谱效率。此外,在基站通过使用一个非常大的天线阵,可以大大减少系统传输所消耗的能量。
然而,实际应用中,基站往往并不具备理想信道状态信息条件,因此,一般仍会采用传统的基于导频训练序列的方法来进行信道估计以获得信道的真实状态。在蜂窝系统常见的多小区场景中,由于导频传输的频谱资源分配和信道相干时间都是有限的,正交的导频序列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导频序列必须在其他小区的用户中重复利用。所以,给定小区内的多径衰落(小尺度衰落)信道估计将被其他小区内的导频传输所污染,从而导致严重的导频污染,影响了小尺度衰落信道估计的精度和系统的实际性能。因此,很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信道估计方法以降低导频污染的影响,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其中重要的一种解决思路是围绕导频的设计和分配。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利用大规模MIMO系统中信道向量的正交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hu序列的导频序列生成和分配方法。该方法利用设计不同的控制参数,可以使得在小区内各用户的导频序列完全正交的情况下,同时尽量减少小区间用户之间的导频污染问题,使导频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现有的导频生成和分配方法中,主要是考虑了通过设计的准则选取不同小区的控制参数,从而使得不同小区的小区级导频基序列之间具有较好的互相关特性,从而减少导频污染。
但这种方法确定的导频序列是固定的,并采用了静态的分配方法。
在相邻小区间的用户导频序列之间不能够保证完全正交的情况下,两两导频对之间的互相关特性并不是恒定的,必然存在某些导频序列与其他导频之间的互相关特性较好,而有些始终较差的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利用这一特点,将互相关特性较好的导频分配给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而互相关特性较差的导频分配给处于小区中心的用户,从而实现导频的动态分配。
此外,从干扰随机化的角度考虑,对于用户的导频分配,应当考虑进行定期的更新,通过周期性地分配不同的导频序列,可以使得用户间的导频污染水平接近一致,从而避免由于导频特性的不均匀使得某些用户始终受到较严重的导频污染而有的始终处于较弱的导频污染中,提高用户间导频污染水平乃至服务质量的公平性。
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导频序列静态分配的基础上,考虑动态分配策略。
发明内容
可有效解决实际网络架构和传播环境下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相邻小区用户之间严重的导频污染问题。
(1)基于统计互相关的用户级导频序列分组;
(2)基于大尺度衰落确定用户的归属导频分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藻室外养殖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纳米稀土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