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931.2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罗昌炎;詹姆斯·T·布里斯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37/06;A01N47/02;A01N37/24;A01N43/84;A01N37/36;A01N43/40;A01N43/50;A01N37/20;A01N47/1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用于保护植物、作物或种子免受真菌疾病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硝苯菌酯和至少一种酰胺类杀菌剂,硝苯菌酯和至少一种酰胺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50:1‑1:50。本发明通过将硝苯菌酯和至少一种酰胺类杀菌剂进行二元复配,使得本发明在防治作物上由真菌、细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增益效果;此外通过二元复配还扩大了杀菌谱,降低了各自的使用量,降低了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用于保护植物、作物或种子免受真菌疾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病害防治,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进行混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配比合理,则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各单剂的作用。含有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菌剂在农业病害防治上常常存在一定的缺陷,连续多次使用不但使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通过杀菌剂活性成分之间合理混配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合理的复配使有效成分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份用量,节约成本,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的产生,进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
关于农药活性,特别是对作物保护,该技术领域中开展的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改善性能,尤其是生物活性方面的性能以及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此活性方面的性能。
硝苯菌酯(Meptyldinocap);CAS:131-72-6;化学式为:2,4-二硝基-6-(1-甲基庚基)苯巴豆酸酯;分子结构式为:
硝苯菌酯为陶氏益农开发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及铲除三重功能,是白粉病的特效药剂。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就化学结构而言大致可分为羧酸酰胺类、扁桃酸类和苯基酰胺类;从作用机理来看则可分为生物合成剂和生物氧化抑制剂两类。酰胺类杀菌剂中的大多数品种对卵菌纲病害有优异的防效。
由于现在对杀菌剂的环境要求和经济要求持续提高,例如对活性谱、毒性、选择性、施用率、残余物组成和有利的制备可行性的要求,此外还由于在例如耐药性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因此,开发在某些方面优于现有杀菌剂的新的杀菌剂是持续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在降低的活性化合物施用总量下就降低施用率和改善已知化合物硝苯菌酯和酰胺类化合物的活性谱而言,本发明在降低活性化合物施用总量下,对有害真菌具有改善活性(协同增效)。
我们已发现,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硝苯菌酯和酰胺类化合物而言,或依次施用硝苯菌酯和酰胺类化合物使得比单独施用各个化合物更好地防治有害真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将硝苯菌酯和酰胺类化合物进行二元复配,使得得到的混合物在防治效果上具有增益效果,并且拓展了杀菌谱,起到了一药多用的作用,有效减缓或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令人惊奇地,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杀菌活性比各个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的加和明显更高。换言之,存在无法预测的、真实存在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增补。
当活性化合物以特定的重量比存在于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时,协同效应特别明显。但是,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本发明一种杀菌组合物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 硝苯菌酯和(B)至少一种酰胺类杀菌剂,其中(A)和(B)的重量百分比为50:1-1:50,进一步优选为40:1-1:40,再优选为30:1-1:30,更优选为25:1-1:25, 更优选为10:1-1:10,更优选5:1-1:5。
酰胺类化合物选自氟唑菌酰胺、噻呋酰胺、环酰菌胺、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氟吡菌胺、氟吡菌酰胺、咪唑菌酮、苯酰菌胺或苯噻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新用途
- 下一篇:一种北沙参田除草剂及杂草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