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4740.6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深;张鹏;王秋娜;周广成;刘万兴;王娜;李金鹏;李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0 | 分类号: | B21B3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程 步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连轧精轧机窜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行程变 步长窜辊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作辊表面由于磨损和热膨胀引起辊形的变化导致了辊缝形状的波 动,特别是工作辊表面的不均匀磨损会导致承载辊缝产生畸变。如果工作 辊辊面长时间与宽度不变的带钢接触,在磨损凹槽底部两边由于局部磨损 而形成尖锐“猫耳”,“猫耳”在轧制力作用下,压印到带钢上就会造成 带钢的板形缺陷。
采用常规等行程、等步长的窜辊功能,轧制过程中存在轧辊磨损不均, 呈典型的箱型磨损,其存在“猫耳”,轧制时压印到带钢表面,形成局部 高点。同时由于轧制后期的恶化,导致轧制计划单长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解决常规等行程 等步长的窜辊方法,工作辊由于局部磨损而造成带钢的板形缺陷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获得窜辊行程变换比 例q;获得窜动周期数i;根据所述窜动周期数i和所述窜辊行程变换比例 q获得第i+1个窜辊行程Wi+1,所述第i+1个窜辊行程Wi+1满足:Wi+1=qWi, 其中,Wi为周期数为i时的窜辊行程;获得窜辊步长变换比例p;获得工 作辊反向窜动的反向次数j;根据所述反向次数j和所述窜辊步长变换比例 p获得第j+1个窜辊步长Sj+1,所述第j+1个窜辊步长Sj+1满足:Sj+1=pSj, 其中,Sj为反向次数为j时的窜辊步长。
优选的,所述工作辊窜动的最大位移要受到窜辊机械系统的约束, 0≤Sj≤Smax,Smax为所述工作辊一次窜动允许的最大窜辊步长。
优选的,所述窜动周期数i满足:其中,m为所述工作辊经过中心位置的次数,[]为取整符号;换辊结束后所述工作辊处于中心位置时,所述工作辊经过中心位置的次数m=0。
优选的,窜辊过程中若手动修改所述窜辊行程或所述窜辊步长,则所 述工作辊回到所述中心位置,重新开始窜辊。
优选的,所述窜辊步长变换比例p的范围为0.7-0.9。
优选的,所述窜辊行程变换比例q的范围为0.75-0.95。
优选的,所述窜辊步长变换比例p为0.8。
优选的,所述窜辊行程变换比例q为0.9。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由于每个窜辊周期其窜辊行 程发生改变,可有效减少工作辊的边部磨损,减轻“猫耳”现象,降低出 现局部高点的几率,避免造成带钢的板形缺陷。
进一步的,本发明由于每次反向窜辊后其窜辊步长发生改变,可有效 避免带钢长期和同一区域接触,提高工作辊的磨损均匀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结合变行程和变步长窜辊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轧辊 的磨损均匀性,提高带钢板形质量,延长计划单长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结合变行程和变步长窜辊方法,可以提高工作辊的 磨损均匀性,使工作辊换辊周期延长,一方面可降低轧辊消耗,另一方面减 少换辊时间,可提高轧机作业率。
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轧辊的磨损均匀性,提高带钢板形质量,延长计 划单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传统窜辊方法。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与传统窜辊方 法F5上工作辊磨损量对比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与传统窜辊方 法F5下工作辊磨损量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行程变步长窜辊方法与传统窜辊方 法F6上工作辊磨损量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