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4381.4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耿兴光;刘苏;张绍龙;张以涛;张俊;侯洁娜;张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T17/00;G06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经络 穴位 模型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经络穴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 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医领域中,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经络穴位模型是用来识别 经络和穴位的模型,便于针灸、按摩人员学习和操作。自中医汉族医学家发明 供针灸教学用的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穴位模型以来,人体经络穴位模型有 所演变,现有的人体经络穴位模型主要是由橡胶、塑料或石膏、金属等材料制 成。现有的对于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改进主要集中于对人体经络穴位的具体位 置和名称的改进。当用户在家自行理疗时,需要参照经络模型,在自己身上找 出穴位。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人与人之间有着个体的差异,胖瘦、高矮都有可能造成实际寻找穴位上的 难度,尤其对于在家自行理疗的用户来讲,很难准确的把握住经络和穴位的具 体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及装置,能够制造用户的 真人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解决了因个性化差异带来的用户寻找穴位不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人体三维数字信息;
将所述用户人体三维数字信息与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进行匹配,生成用 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
根据所述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采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用 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
可选地,所述获取人体三维数字信息包括:
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取人体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建模的方式获得人体三维数字信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人体三维数字信息与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进行匹配, 生成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包括:
通过等比例缩放的方式将所述人体三维数字信息与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模型 进行匹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人体三维数字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人体三维数字信息与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进 行匹配,生成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
3D打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采用3D 打印的方式打印出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取人体信息,并根据所述 人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建模的方式获得人体三维数字信息。
可选地,所述匹配单元,用于通过等比例缩放的方式将所述人体三维数字 信息与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进行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 不同用户的人体三维数字信息生成相应的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然后 根据该用户的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制造出与该用户对应的真人人体经 络穴位模型,解决了因个性化差异带来的用户寻找穴位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获取用户人体三维数字信息;
S12、将所述用户人体三维数字信息与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进行匹配,生 成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
S13、根据所述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数字文件,采用3D打印的方式打 印出用户人体经络穴位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经络穴位模型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用户的 真人人体经络穴位模型,解决了因个性化差异带来的用户寻找穴位不准的问题。 所述真人人体经络穴位模型可以作为家庭艾灸等理疗的辅助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