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型管式平行流蒸发器用换向孔冲孔模具及其操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4357.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相记;王焕云;宋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炳凯富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8;B21D53/06;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11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管式 平行 蒸发 器用 换向 冲孔 模具 及其 操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中集流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B型管式平行流蒸发器 用换向孔冲孔模具及其操作工艺。
背景技术
平行流蒸发器是一种在两条集流管之间设置多条扁管相互连接,制冷剂在 同一时间经过扁管流通而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在平行流蒸发器中,上下设置 的集流管是十分重要的配件之一,集流管内侧设置有换向孔,它关系着整个蒸 发器散热的效果。
传统的集流管都是采用的D型管,D型管为单复合高频焊接成型,换向孔通 常采用钻床进行打孔,每个管子上至少6个孔,那么一套蒸发器需要4根D型 管,至少有2个管子需要打孔,就要钻12个孔,为确保换向孔畅通,打孔的这 两个集流管上的孔需要一边大一边小,这样的操作工艺比较繁琐,费时费力, 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后来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发 现,采用B型管来代替D型管,这样就只需要两个B型管就可以完全替代原有 的D型管,但是由于B型管式直接挤压成型,B型管中间连接片上加工换向孔的 空间十分狭窄,所以至今没有人攻破冲换向孔难题,所以采用B型管也一直只 是理想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综上所述,研发出一种B型管内加工换向 孔的冲孔模具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 问题,提供一种B型管式平行流蒸发器用换向孔冲孔模具及其操作工艺,实现 了B型管内狭小空间的冲孔,一次冲孔成型,缩短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型管式平行流蒸发器 用换向孔冲孔模具,主要由上冲杆、下冲杆、冲针、上模板、上冲杆孔、下模 板、下冲杆孔、冲孔和垫板组成;所述垫板的上端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 呈凹字形,所述下冲杆孔设置在凹字形下模板的槽口内;所述上模板设置在下 模板的上端,所述上模板也呈凹字形,所述上冲杆孔设置在凹字形上模板的槽 口内;所述上冲杆插设在上冲杆孔内,所述冲针固定连接在上冲杆的一端,所 述下冲杆插设在下冲杆孔内,所述冲孔设置在下冲杆孔的一端。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都还设置有螺 纹连接孔。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中间连接装置的固定。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还设置有复 位弹簧。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冲孔过程中上下模板可以及时的复位,完成冲 孔的连续动作。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冲杆上的冲针的中轴线与下冲 杆上的冲孔的中轴线相互对应重合。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冲孔位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冲杆上冲针的一侧还设置有料 位线。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所冲压的B型管进行定位,保证所冲压B 型管中换向孔离端部的距离要求。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冲杆上冲孔的一侧也还设置有 与上冲杆上对应的料位线。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所冲压的B型管进 行定位,保证所冲压B型管中换向孔离端部的距离要求。
一种B型管式平行流蒸发器用换向孔冲孔模具的操作工艺,具体操作过程 如下:
步骤a:当冲孔模具通电以后,操作人员只需要将B型管套设在下冲杆上, B型管的端部和料位线重合;
步骤b:踩下控制开关,实现上模板向下冲压,冲针会对B型管进行冲压, 由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冲压完成后,上模板向上抬起, 将B型管抽出下冲杆,换另外的B型管进行下次冲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冲孔模具实现了B型管内狭小空间的冲孔, 一次冲孔成型,缩短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 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冲杆和冲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下冲杆和冲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上模板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上模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下模板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下模板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炳凯富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炳凯富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制散热板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