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充电桩接口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295.3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鹏;傅军;李雪梅;殷庆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充电 接口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充电桩接口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充电桩侧插口、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侧插口、电能变换电路、控制器;电能变换电路连接于充电桩侧插口的电源触头及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侧插口之间,用于将交流电变换为低速电动交通工具适用的直流电;控制器连接充电桩侧插口的通信触头、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侧插口及电能变换电路,用于接收充电桩提供的最大供电信息和低速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的充电相关信息,根据最大供电信息和充电相关信息输出控制信号至电能变换电路。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接口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充电需求,不适用于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充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交通工具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充电的交流充电桩接口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能源和环保问题双重压力下,电动汽车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利用,电动汽车市场迎来快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布局也正在加快进行,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
然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当前的充电桩综合利率用较低,存在大量的空闲、浪费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没有合理规划、布局充电站建设,导致充电桩分布不均衡,使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当前充电桩无论是交流还是直流,都只能给一般意义上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而无法兼容其他类型电动设备。老年电动代步车、新能源观光车、电动自行车等作为一类新能源代步交通工具(以下统称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在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广受群众欢迎,近年来发展迅猛,存在巨大的充电需求。
现有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不同厂家生产的交流桩略有区别,不过大致原理相同,一般都具备计量、计费功能。按照国标,交流充电桩车辆插头和车辆的充电接口分别包含7对触头(如图1所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分比为250V,16A/32A。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主要存在以下局限性:
(1)分布不均衡。在主干道、商业中心布点较为密集,但在居民小区、单位等地点布点较少,导致出现部分充电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许多充电桩长期闲置的情况。
(2)充电桩接口类型单一,缺乏转换接口,不能满足多样化充电需求。当前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都只有一种接口,不能为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充电,充电桩整理使用率较低。
(3)通用性差。目前国家还未最终出台统一的充电设施技术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充电桩虽然整体性能相近,均具有充电、保护、计量、计费功能等功能,但仍然不同充电桩存在不能通用、充不进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桩接口转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接口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充电需求,不适用于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充电需求,充电桩通用性差,不同充电桩不能通用,存在充不进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桩接口转换装置,包括,充电桩侧插口、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侧插口、电能变换电路、控制器;
所述电能变换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桩侧插口的电源触头及所述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侧插口之间,用于将交流电变换为低速电动交通工具适用的直流电;
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充电桩侧插口的通信触头、所述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侧插口及所述电能变换电路,用于接收充电桩提供的最大供电信息和低速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的充电相关信息,根据所述最大供电信息和所述充电相关信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电能变换电路。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能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开关管、电力电子变压器、高频整流滤波器;
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桩侧插口的电源触头,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独立回流轨技术
- 下一篇:智能充电桩及智能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