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焓部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4009.3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胡余生;魏会军;王珺;杨欧翔;余冰;苗朋柯;王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件 具有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焓部件。本发明还涉及 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由于能在低温工况下保持高效的特性,因而在空 调、热水器、冷冻冷藏等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现有的双级增 焓变频压缩机基本为双缸形式,在低温工况下等制冷能力要求高的场合往 往受到排量的限制。因此,采用多缸双级增焓变容变频压缩机成为必然趋 势。
多缸双级增焓变容变频压缩机的低压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缸(即 压缩机构),其中至少一个气缸可通过切换机构实现加载运行或卸载运行, 从而实现两种高低压容积比切换运行,达到额定制热能力能效最佳、以及 低温制热时在保证能效的前提下提升制热能力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增焓部件主要是为双缸双级增焓压缩机设计的, 当多缸双级增焓压缩机运行在多缸(例如三缸)模式下时,在补气倒流和 补气带液的共同影响下,采用现有技术的增焓部件时容易出现增焓部件积 油的情况,从而不仅会影响增焓部件的使用效果,也会对压缩机运行的可 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果能有效克服多缸双级增焓变容压缩机中增焓部件积油的问 题,便可以改善低温工况下增焓部件的使用效果,从而改善压缩机的可靠 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焓部件, 其能够避免多缸双级增焓变容压缩机在三缸模式下运行时增焓部件的积油 情况,从而提高增焓部件在低温工况下的使用效果。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焓部件,其包括主壳体组件和置于所述主壳体组件内部的直管, 所述直管的下端与所述主壳体组件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直管的其余部分 与所述主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直管的侧壁上设 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到所述主壳体组件下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回流孔到所 述主壳体组件上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回流孔到所述直管上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直管长度的十分 之一。
优选地,所述主壳体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直筒段和位于两端的锥缩段, 其中,所述直筒段的侧壁包括内凹弧面部分。
优选地,所述直筒段的侧壁还包括外凸弧面部分,所述内凹弧面部分 与所述外凸弧面部分共同构成所述直筒段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直管与所述外凸弧面部分同轴,和/或,所述回流孔朝向 所述外凸弧面部分。
优选地,所述主壳体组件的上端口的轴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主壳体组件的上端口连接有入口管,所述入口管的下端 伸入所述主壳体组件内部,并且所述入口管的下端的管口朝向所述容纳空 间。
优选地,所述主壳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元件,所述导流元件位于 所述直管的上方,并且所述导流元件具有遮挡部分和通流部分,其中,所 述遮挡部分遮挡所述直管上端的管口,所述通流部分允许流体通过。
优选地,所述导流元件的本体为平板或伞形件,所述平板或伞形件上 设有用作所述通流部分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平板或伞形件的边缘 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在三缸模式下工作 时可以有效地进行增焓,并且能保持较高的运行可靠性。
该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面所述的增焓部件。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为多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主壳体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直筒段和位于两端的锥缩段, 所述直筒段的侧壁包括内凹弧面部分和外凸弧面部分,其中,所述内凹弧 面部分与所述压缩机本体部的外表面贴合一致。
本发明的增焓部件在用于多缸双级增焓变容压缩机时可有效避免三缸 模式下补气倒流导致增焓部件积油的情况,因此可提高增焓部件的使用效 果,避免多缸双级增焓变容压缩机的寿命降低。本发明的增焓部件的优选 方案还能在超低温制热工况下保证增焓部件的温升满足要求,进一步提高 压缩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增焓部件及压缩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 行描述。图中:
图1为双级增焓压缩机的增焓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增焓部件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增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球袋车收合装置
- 下一篇:固定式复合射流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