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粮食虫霉的熏蒸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33963.0 申请日: 2016-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6973990B 公开(公告)日: 2019-12-10
发明(设计)人: 姜标;张琛;陶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23B9/18 分类号: A23B9/18;C07C309/84
代理公司: 31258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何葆芳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防治 粮食 熏蒸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粮食虫霉的熏蒸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在室温至40℃环境下,将熏蒸剂放置在粮堆的下方或/和四周;所述熏蒸剂是具有通式I:或者通式II: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粮食常见虫霉病害的安全有效防治,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最低,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尤其是,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粮食和各种霉、菌、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并且经过本发明熏蒸处理后的粮食,能在粮仓环境或运输条件下放置至少半年以上不再复生虫霉病害;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的粮食品种和虫霉病害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粮食虫霉的熏蒸方法,属于粮食保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在1000亿斤左右,大约相当于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粮食产量。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流通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左右,其中流通环节中仅储粮环节损失约400亿斤。我国每年产后霉掉的粮食损失不容小觑,真菌及毒素污染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刘阳介绍:“我国每年投入上千亿元全力争取1%的粮食增产,但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高达21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80亿到240亿元。”

另外,真菌毒素污染也严重制约我国对外贸易。近年来,真菌毒素污染食品造成的安全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威胁我国人畜健康,同时也制约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从2002~2011年近10年中我国出口欧盟食用农产品违例事件统计分析后发现:在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众多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因素中,真菌毒素超标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真菌毒素引发的违例事件达28.6%。据了解,真菌毒素是自然发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而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是引发肝癌的最主要诱因之一。真菌毒素主要是在产后粮食储藏过程中产生的,在我国粮食储藏过程中,霉菌以黄曲霉、亚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为主;在欧美国家,除霉菌除黄曲霉、禾谷镰刀菌外,还有寄生曲霉、黄色镰刀菌。同时,与欧美国家储粮储藏期短,来源单一,数量小等特点相比,我国储粮特点主要表现为带菌量高、储藏期长、来源广泛、品种多杂、数量大。另外,粮仓以及运输过程中遭受虫害而损失的粮食也不容小觑,谷粒被害虫蛀食后,碎粮增多,种子发芽率降低;此外,害虫吐丝还可使粮食结块。而虫粪、虫尸和有的害虫分泌的臭液则污染粮食,甚至产生毒素,致使粮食发热霉变。常见的粮仓害虫有象虫类、谷蠹、衣蛾、衣鱼、麦蛾、烟草甲、蟑螂和印度谷螟等等。目前,大多数粮库采用粮面施药、布袋埋藏和探管法熏蒸杀虫等方式,所用熏蒸剂主要为磷化氢、环氧乙烷、溴甲烷和硫酰氟,随着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以上熏蒸剂的局限性逐步体现出来,如:磷化氢强致毒性,损害肺、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过度暴露造成哮喘、肺炎或肺纤维化疾病,以及易自燃烧等不安全因素;环氧乙烷的致变性和爆炸性;溴甲烷对大气平流层的臭氧的破坏性以及直接对人类产生毒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自1997年第九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会议”后开始,发达国家已经约定从2005年起逐步停止使用溴甲烷消毒剂,我国也在2003年4月正式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承诺将于2015年1月1日前全面停止甲基溴在农业、仓储、烟草等行业上的使用。当然,在粮食消毒上也将执行这一承诺;硫酰氟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毒,具强刺激性气体,急性毒性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惊厥;另外,还会在人体骨骼中沉积,具有累积中毒危险性。最新研究发现化学熏蒸剂硫酰氟,散发到空气后会成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一公斤硫酰氟排放到大气中对全球变暖的效果是一公斤二氧化碳的4800倍;现在虽然空气中只存在极少量的硫酰氟,约1.5兆分之一,即每一兆个空气分子中,只有1.5个是硫酰氟,但它却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未来作为溴甲烷的替代物,硫酰氟的应用而造成的大气温室效应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解决粮食霉变问题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探索适合我国粮食贮藏中虫霉的有效防控方法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