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颗粒剂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33721.1 申请日: 2016-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5412430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陈令浩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884 分类号: A61K36/8884;A61K9/16;A61P11/00;A61P11/06;A61K35/58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支气管 肺炎 颗粒 及其 用途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的颗粒剂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气候多变,污染严重,加重了呼吸系统的疾病,肺炎这一疾病的发生率极具增加,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临床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中医认为,肺炎的病因常发生于劳倦过度,醉后当风等人体正气不足,表卫不固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病理变化为正气不足,表卫不固,不能御邪于外,邪伤肺卫,风邪束表,卫气郁闭,而见恶寒发热;肺气壅闭,失于宣达而咳嗽;肺不布津,聚而为痰,伤于寒邪则为白稀痰,伤于热邪或寒邪化热则见白黏痰或黄痰。邪气阻滞肺络,可致胸痛,邪热内盛.灼伤肺络,可见咯血。若邪气过盛,正不胜邪,邪气入里,内传营血,甚则邪热内陷,逆传心包,可致真阴欲竭,阳气虚脱。

目前,在肺炎治疗方法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采用西医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此治疗方法虽然疗效肯定,也能满足肺炎的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及革兰阴性菌和病毒感染增加,使肺炎的治疗日益困难,在时间和费用上均较以前明显上升,现有的中药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现状,提供一种不用西药,效果较好,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剂颗粒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发明人根据中药配伍经验提供了一种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中药处方,包括以下中草药:胆南星、鱼腥草、刀豆、连翘、铁包金、盐蛇干、板蓝根、焦山楂、枳实、枇把叶、莱菔子、葶苈子、梨皮、大枣、茯苓、甘草。

对上述的中草药进行筛选,处方的各原料用量在本发明的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所述的配方以及重量份为:胆南星5-12份、鱼腥草10-20份、刀豆8-14份、连翘5-12份、铁包金5-12份、盐蛇干1-4份、板蓝根8-17份、焦山楂5-12份、枳实3-10份、枇把叶10-20份、莱菔子5-12份、葶苈子5-12份、梨皮10-20份、大枣5-15份、茯苓5-10份、甘草3-8份。

对上述的重量份的配方进行优选,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的配方为:胆南星10份、鱼腥草15份、刀豆10份、连翘8.5份、铁包金9份、盐蛇干3份、板蓝根13份、焦山楂10份、枳实8份、枇把叶15份、莱菔子8份、葶苈子9份、梨皮15份、大枣10份、茯苓8份、甘草5份。

或:胆南星9份、鱼腥草14份、刀豆11份、连翘8份、铁包金8份、盐蛇干2.5份、板蓝根12份、焦山楂11份、枳实7份、枇把叶13份、莱菔子8份、葶苈子9份、梨皮15份、大枣10份、茯苓8份、甘草4份。

本发明的所使用的药物的药理作用如下:

鱼腥草:味辛,性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板蓝根: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枳实:味苦,性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茯苓: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