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33302.8 | 申请日: | 2016-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源端无 电极 mosfet 器件 构成 新型 皮安级 电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源,具体是一种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电路的功耗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在生物芯片领域内,已知人类神经元脉冲电流只有数十皮安培,因此这对生物芯片的电流大小及功耗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此外,人脑芯片近年来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些芯片中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小电流的处理。当电流低至纳安培以下,这些芯片的设计就会遇到挑战。然而目前的半导体技术在控制这些数十安培电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并未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本设计提供了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该电流源可提供数十皮安培电流的输出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包括多个相同型号的MOSFET器件,所述每个相同型号的MOSFET器件上的漏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到输出端O,每个MOSFET器件上的衬底电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MOSFET器件为N型或者P型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每个MOSFET器件上的栅极各自独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该电流源可提供数十皮安培电流的输出和控制,能够满足生物芯片对电流大小和功耗的苛刻要求;同时也可被制造成相应的集成电路芯片,由于涉及的MOSFET器件和电路与传统的CMOS集成电路工艺有很好的兼容性,因此无需特殊工艺,因此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五MOSFET器件组成的电子导电型微电流源三角栅压信号加载时序关系;
图3为五MOSFET器件组成的电子导电型微电流源O端漏压VD加载时序关系;
图4为五MOSFET器件组成的电子导电型微电流源O端输出电流IO随着时间变化曲线;
图中:1-栅极、2-漏极、3-衬底电极、4和5为连接导线、6-MOSFET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由源端无电极的MOSFET器件构成的新型皮安级电流源,包括多个相同型号MOSFET器件6,所述每个相同型号的MOSFET器件6上的漏极2连接在一起,并接到输出端O,每个MOSFET器件6上的衬底电极3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所述的MOSFET器件6为N型或者P型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
所述每个MOSFET器件6上的栅极1各自独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栅极1电压使得沟道为耗尽状态,同时给输出端O加载一恒定电压,这一电压即施加在每个MOSFET器件6的漏极2电压VD,此VD使得MOSFET器件6的漏PN结处于反偏状态。这时选择性的施加在某一个或者一些MOSFET器件6的栅极1上三角波电压信号,这时MOSFET器件6沟道中随着栅极1电压VG的变化会经历耗尽状态而使得界面陷阱起到产生中心的作用会产生出载流子,这些载流子被漏极2收集而形成输出端极低的输出电流脉冲,该电流脉冲可最低至皮安级别。通过选择性控制不同MOSFET器件6的栅极1的电压VG载入从而控制输出电流的频率及大小。
本MOSFET器件6具有两种导电类型结构:P型衬底时漏极2输出电流为电子电流,称为电子导电型微电流源;N型衬底时漏极2输出电流为空穴导电电流,这种类型称为空穴导电型微电流源。
下面以电子导电型微电流源结构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细胞培养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细胞培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