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制作方法与车轮焊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3231.1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卫;王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风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37/00;B23K37/0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车轮制作方法,包括制作轮辋工序、制作轮辐工序和轮辋轮辐连接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作轮辋工序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A1、成型轮辋圆管:用钢板制作出周向闭合的闭合圆管;
A2、成型轮辋毛坯:将闭合圆管制作成直径小于轮辋设计直径的轮辋毛坯;
A3、加热轮辋毛坯:将轮辋毛坯加热到制作轮辋毛坯的材料的Ac3温度以上并加热到轮辋毛坯微观组织转化为奥氏体而形成热轮辋毛坯;
A4、成型轮辋:将热轮辋毛坯沿径向向外扩张到直径达到轮辋的设计直径后再冷却而形成轮辋;
所述制作轮辐工序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B1、成型带工艺孔的轮辐基板:通过钢板加工出圆形片状结构的轮辐基板,在轮辐基板的中心加工出工艺孔;
B2、加热轮辐基板:将轮辋基板加热到制作轮辐基板的材料的Ac3温度以上并加热到轮辐基板微观组织转化为奥氏体而形成热轮辐基板;
B3、成型轮辐:沿热轮辐基板的轴向进行冲压而形轮辐后再使轮辐冷却,所述轮辐包括锥形的轮辐周壁和连接在轮辐周壁小径端的轮辐端壁;
所述轮辋轮辐连接工序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C1、将轮辋套设到轮辐周壁大径端上;
C2、将轮辐周壁和轮辋通过焊机焊接在一起;
C3、成型中心孔和螺栓孔:将所述工艺孔进行拓扩大而形成位于所述轮辐端壁上的中心孔、在所述轮辐端壁上开设设定数量的螺栓孔且螺纹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分布。
2.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制作方法的车轮焊机,包括控制电路板、支撑箱、可升降连接在支撑箱上的焊枪和位于焊枪下方的圆形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箱,所述支撑台的径向两侧各设有一根沿支撑台径向延伸的推杆,推杆外弹性套设有套管,所述推杆和套管之间设有调节套管与推杆之间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推杆外且穿设在套管内的基管和环绕在所述基管外部的夹持层,所述夹持层由若干块沿基管的周向分布的摩擦条构成,所述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基管,所述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进而驱动摩擦条同套管抵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所述弹力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所述第三弹簧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力调节结构包括两个将基管支撑在推杆外的管状结构的锥形头、驱动锥形头轴向移动并能够使锥形头停止在设定位置的的驱动结构和若干顶杆,所述两个锥形头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所述顶杆的两端搁置在所述两个锥形头的锥面上,同一块摩擦条的所有的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在同一根所述顶杆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所述滑杆各通过一根所述顶杆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的顶块,所述两个锥形头位于所述两个顶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车轮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体和设置于绝缘体的引人电源给控制电路板的接线铜箔,所述接线铜箔设有贯通到所述绝缘体内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所述接线套包括沿接线套轴向分布的绝缘段和同接线铜箔抵接在一起的导电段,所述绝缘体内设有通过接线铜箔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气腔和通过气腔内的气体膨胀进行驱动的用于驱动导电段同所述接线铜箔错开的过载响应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响应气缸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将所述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分割为封闭腔和开放腔,所述封闭腔同所述气腔连通,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通过连接杆同所述接线套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接线铜箔位于所述接线孔的下端,所述绝缘段位于所述导电段的下方,所述绝缘段同所述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孔内填充有导电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段设有将绝缘段同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外密封圈和用于将绝缘段同电源线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内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风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风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虎头拉攀锻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交替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