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光补偿系统的温室大棚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2522.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唐志敏;余智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2 | 分类号: | A01G9/22;E03B3/02;A01G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系统 温室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尤其涉及带光补偿系统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种植不断兴起,为提高生产量和草莓口 味,现草莓大多采用大棚种植。大棚种植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光能受到透光膜或玻璃的过 滤和隔离,很难达到棚内作物的正常生长条件,尤其是冬季,光照较弱,大棚草莓光照不足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在寒冷的冬季,为避免夜晚大棚内温度过低,农民常采用在大 棚侧面铺设卷帘来保温御寒。在白天为使草莓接触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农民常需使用人力 将卷帘掀开,工作效率低下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温室大棚光照不足、卷帘使用效率低下的缺陷,本发明特提供带光补 偿系统的温室大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带光补偿系统的温室大棚,包括设置在大棚外顶板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器以 及与减速器输出端相连的转轴;大棚外顶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 置在大棚外顶板两侧的挡板上;还包括设置在大棚侧面上的卷帘、连接在卷帘下端的卷帘 棒以及卷绳;卷绳一端与卷帘棒连接,另一端与转轴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大棚内顶板上的补 光灯;所述大棚外顶板上开设有贯穿挡板的沟槽。设置在大棚侧面上的卷帘对大棚内的草 莓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在白天,开启电机,转轴将会转动,此时卷绳将缠绕在转轴上将 卷帘缠绕起来。在需将卷帘放下时,使电机反转,卷帘将沿卷绳放下。在本方案中,电机、减 速器、卷帘、卷绳的设置实现了卷帘的自动升降,解决了现有采用人力拉起效率低下的缺 陷。设置在大棚内顶板上的补光灯增加了光照时间,保证草莓生长所需光照强度。大棚外顶 板上开设的沟槽用于收集雨水,用于后期草莓的灌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补光灯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灯珠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灯罩。 本方案中灯罩的设置用于保护灯珠,既防灰又避免进水损坏灯珠。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侧壁上的若干散热片。灯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 量将传递到底座上,设置在底座侧壁上的散热片用于将底座上的热量分散,达到散温的效 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左右两侧壁开口的空腔结构;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设置底座 腔体中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风机;温度传感器、风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底座温度超过温 度传感器设定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传递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开启风机,对底座进行 降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设置在大棚侧面上的卷帘对大棚内的草莓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
2、电机、减速器、卷帘、卷绳的设置实现了卷帘的自动升降,解决了现有采用人力 拉起效率低下的缺陷。
3、设置在大棚内顶板上的补光灯增加了光照时间,保证草莓生长所需光照强度。
4、大棚外顶板上开设的沟槽用于收集雨水,用于后期草莓的灌溉,实现资源的循 环利用。
5、灯罩的设置用于保护灯珠,既防灰又避免进水损坏灯珠。
6、设置在底座侧壁上的散热片用于将底座上的热量分散,达到散温的效果。
7、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在底座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开启风机对底座进行 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光补偿系统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外顶板,2-电机,3-减速器,4-转轴,5-挡板,6-卷帘,7-卷帘棒,8-卷绳,9-补光灯, 10-底座,11-灯珠,12-灯罩,13-散热片,14-控制器,15-温度传感器,16-风机,17-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并不限于此啊。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2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