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1988.7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令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17/00;A61K35/6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湿疹 药物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湿疫(eczema),湿疫是一种慢性、容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疾患。湿瘆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 发病,治疗困难,复发率高,很多患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饱受湿疫的困扰,苦不堪言。 湿疫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特点表现 为皮损的多形损害,常对称分布,瘙痒剧烈,有浸润倾向,易反复发作,发展为慢性。慢 性湿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多见于手、足、外阴、胚门、肘窝等处。病程不定, 经久难愈。近年来根据一些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群中湿疫的发病率正逐年呈现 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我国大陆广州发病率最高,湿疫在香港地区发病率达到20.1%,湿疫已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慢性期湿疫的治疗一直是皮肤科治疗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尚无满意治疗,因此寻求一种最佳的治疗慢性湿疫的方法已受到广泛关注。
西医认为湿疫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特别是慢性湿疫 病因很难查找,常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常见外在因素包括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均可 导致湿疫的发生,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外界的剌激如寒冷、搔抓、多汗、日光、潮湿、 干燥、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的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湿疫,某些食物也可使某些 人湿疫加重。内在因子常见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皆可加重湿疫的病情。 治疗上由于慢性湿疫的病因病机的复杂性,西医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抗组胺药、短期使 用激素药,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发展,虽激素抗炎、止痒 作用快,短期效果明显,但由于长久使用易引起不良反应,停药后容易复发等弊端。因此, 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运用非药物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手段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显得 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由于外感风、湿和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或者先天禀赋不足,加之 饮食失调,七情内伤,湿热内蕴而发为本病。慢性湿參反复发作多为血虚风燥或脾虚湿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结合中医的对慢性湿疹的辩证,斟酌中药组方,调配了一种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 有效地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按照重量分数比包括:马齿苋15-30份,金银花15-30 份,地肤子15-30份,白鲜皮25-35份,苦丁15-25份,蛇床子15-25份,连翘15-25份, 野菊花6-15份,地丁15-25份,川连15-25份,黄柏15-25份。
为了进一步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还包括丹皮15-25 份,蝉蜕15-25份和生石膏15-25份。
为了进一步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以上各成分按照重 量比为:马齿苋20份,金银花30份,地肤子20份,白鲜皮30份,苦丁20份,蛇床子20 份,连翘20份,野菊花10份,地丁20份,川连20份,黄柏20份,丹皮20份,蝉蜕20 份和生石膏20份。
为了进一步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以上各成分按照重 量比为:马齿苋25份,金银花25份,地肤子25份,白鲜皮25份,苦丁18份,蛇床子22 份,连翘18份,野菊花12份,地丁18份,川连22份,黄柏22份,丹皮25份,蝉蜕15 份和生石膏22份。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的应用。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制备成外用膏剂。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制备成外用洗剂。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制备成颗粒剂,散剂,胶囊剂,丸剂, 片剂以及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