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31220.X 申请日: 2016-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6977667B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发明(设计)人: 辛益双;孙伟;程实;谭金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8F285/00 分类号: C08F285/00;C08F236/08;C08F4/52
代理公司: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王崇;李婉婉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枝状聚 双烯 烃支化 调节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支化聚二烯烃橡胶用支化调节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所述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的分子量分布为1~2;所述枝状聚双烯烃的结构中1,4结构单元的含量不高于50重量%,所述枝状聚双烯烃的主链平均支链数不小于1。本发明获得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并进一步用于枝状聚二烯烃橡胶的聚合,可以调节聚二烯烃橡胶的分子结构,改善聚二烯烃橡胶的加工性。合成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的方法简单,制备的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进一步获得的枝状聚二烯烃橡胶的支化度高且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化聚二烯烃橡胶用支化调节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弹性体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有些催化剂制备的合成橡胶存在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聚合过程中溶液粘度大以及制得的产物的加工性较差的缺陷,给合成橡胶的加工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CN101068839A公开了一种共聚物,包括以下物质的反应产物:(a)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b)至少一种N-取代的马来酰亚胺单体;(c)包括至少两个烯键式不饱和官能团的至少一种交联剂;(d)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和(e)至少一种链转移剂;其中所述反应产物是支化的。该方法中采用交联剂。

CN1919893A公开了一种超支化大单体,它具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链结构,并至少在一条支链上含有乙烯基,沿支链有多个羟基或羧基分布。具体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分批投料的方法,经多步反应得到,包括:a、将含有双键,官能团数目大于等于2的A单体与官能度大于等于2的B单体反应,得到分子量更大且含有双键的C预聚体;b、C预聚体与B单体进一步进行缩聚反应,使分子的支化度得到增长,经多步缩聚,最后得到超支化大单体。具体地,所述A单体为:含有双键,官能团数目大于等于2的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所述B单体为:官能团数目大于等于2的N,N-二甲基甲酰胺、二乙醇胺、顺丁烯二酸、丙三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偏苯三酸酐。所述的超支化大单体主要是聚酯型超支化大单体和聚酰氨型超支化大单体,在高固体分涂料中应用。

CN1946754A公开了支化的聚亚苯基聚合物,具有通式其中P是多价亚芳基支化重复单元,D是二价亚芳基重复单元,M是一价亚芳基封端单元,a、b和c分别是P、D和M的相对摩尔份数,x表示除了将P连接到聚合物上的两个键以外的键的数量,其中x≥1。

CN101007750A公开了一种制备支化烯烃的方法,包括将脂族季碳原子含量0.5%或更低的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在适当催化剂上仅脱氢反应,所述异构链烷烃组合物是通过链烷烃组合物的加氢异构化反应得到的,并且该异构链烷烃组合物包括C7-C18范围的链烷烃,链烷烃的至少一部分分子是支化的,每个链烷烃分子的平均支链数为0.5-2.5,支化包括甲基支化且任选包括乙基支化,所述支化烯烃的脂族季碳含量为0.5%或更低。

US2002/0016423A1公开了一种控制高1,4-顺式聚丁二烯支化程度的方法,将1,3-丁二烯在非极性溶剂中聚合,使用的催化剂通过将有机镍化合物、三氟化硼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与任选的共轭二烯化合物一起的混合物老化而制备,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下式I表示的二烷基锌化合物作为控制支化程度的试剂加入混合物,式I为R1-Zn-R2其中R1和R2是相同或不同的,包括含有C1~C5的烷基。

CN104650362A公开了一种稀土催化体系支化共轭二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稀土催化剂作用下,共轭二烯烃在有机惰性溶剂中发生聚合反应,待聚合反应结束后,加入支化剂,在50-90℃下继续反应0.1h~1h,然后加入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的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得到支化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其中,支化剂为含腈基的液体聚合物。支化剂的用量以支化剂中的腈基基团与稀土羧酸盐的摩尔比来计量为5~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