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144.2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艳;刘晓暄;谢正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63/00;C09J11/00;C08G18/67;C08G18/62;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8;C08F220/06;B41M5/38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光固化转印胶 制备 改性丙烯酸酯 转印胶 环氧树脂 附着力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正丁酯 附着力促进剂 硅烷偶联剂 活性稀释剂 五元共聚物 自由基共聚 紫外光 玻璃基材 改性制备 光引发剂 异氰酸根 转印效果 聚氨酯 耐水性 转印膜 拉伸 应用 | ||
1.一种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 份计算的组份组成:
改性丙烯酸酯20~40份;
环氧树脂20~40份;
活性稀释剂10~30份;
光引发剂3~8份;
附着力促进剂5~15份;
硅烷偶联剂2~5份
助剂0~1份;
其中,所述改性丙烯酸酯由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与五元丙烯酸酯共聚物反应制备 而成;
所述五元丙烯酸酯共聚物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和丙烯酸异辛酯五种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其主链结构中包含结构式1所示结构单元,其中a:b:c:d:e为49~61:14~18:12~16:6~8: 4~6;
所述五元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7000;
所述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由二异氰酸酯与丙烯酸单羟基酯反应制备而成;
所述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摩尔比为0.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酯与 环氧树脂的重量比为1~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 PN-700、PN-701或PN-7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聚合过程 中加入了链转移剂,所述链转移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总质量的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 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羟基酯 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酯通 过如下方法制备:
S1.将二异氰酸酯与丙烯酸单羟基酯反应,得到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
S2.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和丙烯酸异 辛酯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如结构式1所示的五元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将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滴加至五元丙烯酸酯共聚物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为:用总 量60%~70%的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丙烯酸异辛酯聚合反应1~2h,再补加余下的引发剂反应4~5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反应温 度为70~75℃。
10.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UV转印胶组合物作为转印胶在玻璃 基材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铝焊接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聚氨酯密封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