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1124.5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维;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宅小区 带有 太阳能 双层 车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属于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动车数量尤其是私家车的拥有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住宅小区的停车空间有限,导致有车没车位的情况时常发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停车困难的问题,以及不占用住宅小区太大的空间位置,通过发明该停车库装置,在原定的停车区域建造即可。还因为有些司机停车技术不过关,也会造成停车资源的浪费,而该装置只需驾驶员直线驶入停车板,利用横移装置平移进入车库即可完成停车。该双层的立体停车库还带有太阳能充电装置和充电桩,因此在停电的情况下该装置还能继续的使用,而太阳能板还能作为汽车的防晒装置,有效解决了汽车停放在小区露天停车场被暴晒的问题。
目前,一般升降横移类的立体停车库虽然都可以增加停车位,但是后排的车位在存取车时依然要通过前排车位的让位,才能实现存取车的操作。还有的立体停车库结构简单,造价低,但需要倒车入库,要求道路的路面比较的宽,占用的空间大,不适用于住宅小区等狭窄地方搭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本发明不需要倒车入库,操作简单,安全高效,且大大提高了小区停车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包括有太阳能装置、载车板、曳引系统、曳引电机、横移装置、停车板、控制系统及充电系统,其中载车板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及第二层停车库上,第二层停车库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的上方,太阳能装置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的顶部,曳引系统及曳引电机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的顶部,且曳引系统的主动件与曳引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曳引系统的从动件与载车板连接,汽车停放在载车板上,横移装置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及第二层停车库上,控制系统与横移装置及升降装置连接,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控制器、太阳能装置、蓄电池,太阳能装置与充电控制器连接,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造价低。
2)安全性,可靠性高。该立体停车库有专门的安全控制系统,还设有急停按钮,避免突发情况的发生。
3)节能环保。该立体停车库带有太阳能的充电装置,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
4)占地面积少。建造该立体停车库只需在小区原始的停车区域建造即可,不需重新规划地方建造。
5)存取车方便快捷。不需要倒车入库,驾驶者驶入停车板,按下存车按钮,停车板和汽车一同横移进入车库。取车时,直接刷卡,第一层的汽车可以直接横移出来;第二层的汽车需先将第一层降到负一层,负一层作为临时交换的空间,即可将第二层的汽车横移出停车库。
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本发明大大的提高了停车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本发明停车库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立体停车库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曳引系统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横移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种存取车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存取车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种存取车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的住宅小区带有太阳能的双层停车库装置,包括有太阳能装置3、载车板4、曳引系统5、曳引电机6、横移装置12、停车板13、控制系统7及充电系统11,其中载车板4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1及第二层停车库2上,第二层停车库2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1的上方,太阳能装置3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1的顶部,曳引系统5及曳引电机6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1的顶部,且曳引系统5的主动件与曳引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曳引系统5的从动件与载车板4连接,汽车停放在载车板4上,横移装置12装设在第一层停车库1及第二层停车库2上,控制系统7与横移装置12及升降装置连接,充电系统11包括充电控制器、太阳能装置、蓄电池,太阳能装置与充电控制器连接,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