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899.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法;杜洪伍;黄健;苏向东;李鹏;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2C11/00;C22C1/03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合金 阳极板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合金阳极板主要用于湿法电解锌、电解锰等工业。传统的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是先在500~600℃下熔化铅,然后在铅液表面加入铝作保护剂,制造铅-钙中间合金,再用铅-钙中间合金生产出最终铅钙合金。由于铝的熔点较高,通常高达700多度,所以在熔铝时需要升温至700~800℃,人工搅拌一个半小时,等铝完全熔化后再降温至500~600℃,向铅熔液中加入钙、稀土、银等金属。这种工艺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生产效率低,而且每一炉都要先升温再降温,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升温熔铝时还会导致铅蒸汽大量挥发,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造成污染,频繁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也会增加设备损耗,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能耗、工艺简便、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只在熔炼炉将铅升温至450~500℃,直接加入钙铝合金,待钙铝合金熔化后,然后直接加入稀土、金属银等金属;搅拌至稀土、金属银等金属完全熔化,将混合均匀的液体按照常规工艺进行浇铸、扎制、剪切、焊接即得铅合金阳极板。
上述的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中,所述的钙铝合金可以是钙铝块、钙铝屑、钙铝粉或钙铝粒的形式;
上述的铅合金阳极板生产方法中,所述的金属银可以是银块、银屑、银粉或银粒的形式;稀土可以是稀土块、稀土屑、稀土粉或稀土粒的形式。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对传统铅合金阳极板冶炼工艺的革命性改变,具有以下特点:
1、环保:全程低温熔炼,减少了铅蒸汽挥发,降低了环境污染。
2、节能降耗:由于无需每炉都升温至700~800度,大幅降低了电耗,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每炼1吨至少能降低成本100元,经济效益明显。
3、生产效率高、耗时短:由于省去了每炉升温熔铝的工序,因此工艺得到简化,操作简单,无需搅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冶炼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4、保护设备:由于省去了每炉升温熔铝的工序,避免了冶炼炉的频繁升温和降温,降低了设备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5、由于铝的比重比铅小很多,且在液态铅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在加入铅液中时,铝往往浮在铅液表面,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浮渣,吸附不少的液态铅,导致在捞走浮渣的过程带走大量的液态金属铅,造成浪费。而本发明将钙铝合金锭加入铅液时,不会浮在铅液表面,减少了铅的浪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冶炼时,先在熔炼炉中将铅升温至450~500℃,直接加入一定量的钙铝合金,待钙铝合金熔化后,然后直接加入稀土、金属银等金属;搅拌至稀土、金属银等金属完全熔化,将混合均匀的液体按照常规工艺进行浇铸、轧制、剪切、焊接即得铅合金阳极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未经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