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停车设备的可升降和回转的载车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642.5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君 |
主分类号: | E04H6/28 | 分类号: | E04H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停车 设备 升降 回转 载车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和回转的载车板。
背景技术
现有升降横移车库的用四根绳链吊挂升降的载车板落地后,不能直接回转,因此, 不能满足在某些应用场合中,需要落地的载车板回转一定角度以便于车辆直接进出通道的 要求。
现有技术中,也有直接在可移动的刚性托架上安装可绕轴回转的载车板的实施 例。为了解决托架的构造高度对安装其上的载车板两端形成的大约十厘米的落差障碍,让 车轮可平缓上下载车板,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的是在载车板的前后端安装绕轴铰接的弹性坡 道板,让车轮滚压该弹性坡道板的悬空边缘驶上载车板。当车辆的车轮驶上这个弹性坡道 板时,因本身不能固定的载车板的缺少支撑的单侧悬空端被车轮重压,会让载车板连同托 架一起整体剧烈倾斜震动,容易造成构造变形,影响使用寿命,而且使用过程的用户体验性 差。
现有升降横移车库中,为了在已有的地下车库的有限高度的空间内安装两层车 位,往往需要尽量缩小设备部件占用的高度空间,比如减少载车板占用的高度。但是,因材 料性能和结构的受力要求的限制,载车板占用的空间高度难以做的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构造简单、震动 小、无需弹性坡道板、占用空间高度少的可回转的载车板。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这是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可升降和回转的载车板,其特征是:
a)有四个C型吊钩,每个C型吊钩上部连接在可同步升降的绳链下端;
b)载车板的四角可由绳链下端的四个C型吊钩勾住并起升离地;
c)四个C型吊钩的底部均连接在同一块刚性的薄底板角部;
d)薄底板的中部吊装在载车板的回转轴下部;
e)载车板的四角有轮子;
f)四个C型吊钩落地后,在回转机构驱动下,载车板可绕回转轴回转;
g)载车板回转时,载车板角部的轮子可在地面以及落在地面的薄底板上滚过。
本文所称的“绳链”是指绳、链、条带状物等可用于提拉载车板的绕性部件。
绳链吊挂的托架落到地面后,托架的四个C型吊钩的底部与薄底板一起被载车板 及车辆压在地面之上。下落到下极限位置的载车板的四个角部悬置于对应的各个C型吊钩 的钩型空间内。因托架的C型吊钩已经与载车板的四个角部的底部脱离接触,所以,当载车 板在回转机构的驱动下做绕轴回转动作时,载车板的四个角部不会被C型吊钩阻碍。载车板 的四角的轮子可在地面和薄底板上面滚过。因薄底板可以只有数毫米厚度,所以,滚轮滚过 薄底板边缘时的震动很小。
当托架起升时,四个C型吊钩直接吊起载车板的四个具有特殊形状的角部,使载车 板的重量不需要由薄底板来直接承担。
薄底板的主要作用只是在托架和载车板落地并做相对回转动作过程中,让载车板 和四个C型吊钩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互位置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因薄底板的厚度很小,并且,车辆在载车板上停放到位后,载车板的用于承载车轮 的部分区域的载重底板部分也可以做的很薄,所以,整个载车板起升后,托架的底板地面距 离车轮底面之间的净距离大约只有2-4厘米。因此,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载车板及其托架所实 际占用的高度空间很小,很适合应用在净空高度有限的建筑内的停车设备上。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以下两个实施例中结合附图进行描 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载有车辆时的前视图;
图4是图1隐藏载车板后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载车板回转90度后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载有车辆后的右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的载车板处于起升过程时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的前下方视角的仰视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1的载车板回转路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邻近墙体时的载车板回转范围示意图;
图11是图1的载车板载有车辆并上升到上极限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君,未经于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