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381.7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苏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14;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郁结 痤疮 中药 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痤疮皮肤是常见于青春期,病程长,皮肤发暗,比较粗糙,伴有单个或成片的炎性病灶,病灶可能发生在单个的毛孔,也可为多个毛孔连成片,脓疱中有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痤疮的诱因很多,其中外因一般为:个人卫生不佳、穿着过紧与身体摩擦过度的服饰、使用不适合自己的膏霜和化妆品等;内因则是:遗传、激素代谢紊乱、压力(情绪方面)、营养不良、药物过量等原因。痤疮一般外观表现在面部、胸部和背部,患者如果得了皮肤上形成痤疮,尤其是面部痤疮时,不仅会影响外形上的美观度,严重时还会伴随着局部疼痛感,当刺激到痤疮表面时,还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并伴随着少量出血的现象,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尤其是社交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湿热郁结型痤疮,中医常常以一些清热祛湿的中药组合物对其进行治疗,通常是用水煎服为主,这些方法对湿热郁结型痤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总体上疗效差,见效慢,并且熬煮中药的操作十分繁琐,需要较长的熬煮时间才能释放药效,因此总体而言常规中药组合物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方法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粉剂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后不易复发;且制作简单,药性温和,安全可靠,无任何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的中药粉剂,所述中药粉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唐松草10-20份、穿心莲8-16份、大叶白头翁5-15份、金银花10-20份、薏苡仁5-15份、百合10-20份、连翘10-20份、黄芩6-14份、败酱草5-10份、蒲公英5-15份、苦地丁6-12份、板蓝根8-18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粉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唐松草12-16份、穿心莲10-14份、大叶白头翁8-12份、金银花12-18份、薏苡仁6-12份、百合13-17份、连翘12-18份、黄芩8-12份、败酱草6-9份、蒲公英8-13份、苦地丁8-10份、板蓝根10-16份。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粉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唐松草14份、穿心莲12份、大叶白头翁10份、金银花14份、薏苡仁10份、百合15份、连翘14份、黄芩10份、败酱草8份、蒲公英11份、苦地丁9份、板蓝根14份。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的中药粉剂的制备方法为:
1)备料:按照上述重量份捡取原料,除杂并进行切片或切断预处理,再用清水洗净;
2)干燥:将步骤1)准备的原料移入恒温烘箱,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后取出,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
3)超微细粉碎:将步骤2)处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移入细胞破壁超微粉碎装置进行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细粉;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备方法步骤2)的恒温干燥条件为:45-55℃恒温干燥2-3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备方法步骤3)的粉碎操作条件为:转速:35000-45000r/min,粉碎时长:5-15min,粉碎磨介填充率为:0.4-0.9。经过超微细粉碎处理的中药原料可以达到细胞破壁效果,对药材细胞内的有效成分释放效率和效果可以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服用方法:每次取30-40g上述粉剂,开水冲服,每天2次,1周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中的中药详细情况如下:
唐松草:苦、寒。归心、肝、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临床用于热病心烦,湿热痢疾,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临床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淋证,丹毒,疮疡痈肿,湿疹,毒蛇咬伤等。
大叶白头翁:苦、辛、凉。清热泻火,燥湿,驱虫。用于牙痛,湿热泻痢,蛔虫病,瘰疬等症。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热毒血痢。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临床主要用于健脾,补肺,清热,利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苏文,未经吴苏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舒经活血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治肺肾两虚慢性咳喘湿痰多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