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0030.6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翁秀明;李军;傅东荔;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5/38 | 分类号: | F16H15/38;F16H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外壳 运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级变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是指采用变速传动结构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现有无级变速传动结构通常包括钢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滚轮转盘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等。其中,钢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存在钢带易损坏的问题,滚轮转盘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维护不便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无级变速传动结构,以解决现有无级变速传动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在申请号为“201310117401.0”、公布号为“CN103234015A”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送器的机械运行结构,这个结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级变速结构,但是两个碗形轮之间没有支撑,运行不够稳定,采用单一动力变速,动力也相对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运行稳定性差和动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送器的外壳运行装置,在两个碗形轮之间夹设轴承,本装置在运行时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同时增加了混合动力,动力强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为螺纹段,螺纹段上旋接有螺母,中心轴的外侧面中部环向设置有齿槽段,中心轴的外侧面配合有轴套,轴套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个轴向限位槽,各个轴向限位槽内均嵌设有一个连接板,各个连接板的内端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轮齿段,各个圆弧形轮齿段均与齿槽段相互啮合,各个连接板的侧面均安装有一个枢轴,各个连接板分别通过各个枢轴一一对应铰接于各个轴向限位槽的槽壁上,两个碗形轮的碗口之间沿轴向等距安装有若干个柱形轮,柱形轮的数目与连接板的数目一致,各个柱形轮的两端均各设置有一个轮帽,且各个柱形轮上的两个轮帽均分别与两个碗形轮的内壁贴合,各个柱形轮的外侧面均配合有一个柱形轮套,各个柱形轮套的外侧面一一对应固定于各个连接板的外端端面,两个碗形轮之间压装有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包括两个外支撑架和置于两个外支撑架之间的内支撑架,两个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之间均通过多个滚珠支撑,碗形轮与对应侧的外支撑架通过多个配合付相连,碗形轮可相对于对应侧的外支撑架在中心轴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在两个碗形轮之间安装中间轴承,两个碗形轮均顶在同侧的外支撑架上,两个碗形轮的运动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
其中,作为优选地,碗形轮上设有齿槽圈,齿槽圈套装在中心轴上,齿槽圈的外周开设有环向的齿槽,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槽啮合,电机带动齿槽圈同步运动,减小了两个碗形轮的运行阻力,增加了助力,提供了混合动力,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变扭矩的效果。
其中,内支撑架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向齿,环向齿在辅助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在无级变送器运行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两个碗形轮的运行阻力,提供了二次混合动力。
其中,中心轴分为左段中心轴和右段中心轴,左段中心轴与右段中心轴之间通过双内圈轴承相连,双内圈轴承的两个内圈均与外圈之间通过多个滚珠支撑,左段中心轴与双内圈轴承的左侧内圈过盈配合,右段中心轴与双内圈轴承的右侧内圈过盈配合,左段中心轴和右段中心轴不同步转动,在辅助电机带动环向齿转动的同时,右段中心轴旋转,左段中心轴不转,保证了无级变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配合付的具体结构为:碗形轮朝向同侧外支撑架的端面设有多个插齿,多个插齿沿着端面呈等角度环向布置,外支撑架上开设有与插齿数量相同的插槽,插齿插入到对应位置的插槽内。在出厂时,插齿相对于插槽的端面有一定的间隙,在无级变速器工作的过程中,轮帽与碗形轮之间会有磨损,磨损后,两个碗形轮之间的间距会减小,由于配合付的存在,能够满足两个碗形轮的伸缩量,进一步增加了运行的稳定性。
其中,作为优选地,插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齿的间隔角度为90度。
其中,环向齿为横齿或斜齿。
本发明减小了运行阻力,增加了运行动力,运行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够满足碗形轮的运行伸缩量,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间轴承的内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支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碗形轮相对同侧外支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齿与卡槽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6为中间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封口夹
- 下一篇:一种智能景观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