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012.8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孝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斯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75/04;C08K13/02;C08K3/22;C08K5/42;C08K5/05;D01F8/14;D01F1/10;D01F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静电 纺织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个物体间相互接触后分离,物体中产生过剩的正或负电荷而导致。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小的非导体在干燥的环境中越容易带电。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纺织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电阻,通常在1013-1020Ω之间,尤其是化学纤维,由于比电阻高、吸湿性差,极易产生并积累静电荷,因而会产生严重的静电现象。静电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因此,如何消除这种静电现象成为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纺织产品的防静电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1.使用防静电剂2.将防静电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共混生产永久性防静电纤维3.使用导电纤维与普通纤维混纺、混纤和交织等方法。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抗拉伸性,同时有很好的透气性,增加了舒适度。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30份、聚氨基甲酸酯10-20份、纳米氧化锌2-5份、氢氧化钠1-2份、三氯化铁2-5份、磷脂酰胆碱1-2份、磷脂酰乙醇胺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份、氯化钠0.1-0.2份、无水乙醇10-20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1-0.2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1-0.2份、纳米钛白粉1-2份、水20-30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2-28份、聚氨基甲酸酯13-17份、纳米氧化锌3-4份、氢氧化钠1.3-1.7份、三氯化铁3-4份、磷脂酰胆碱1.3-1.7份、磷脂酰乙醇胺1.2-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1.8份、氯化钠0.11-0.16份、无水乙醇13-1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12-0.17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13-0.17份、纳米钛白粉1.3-1.8份、水23-28份。
上述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基甲酸酯、氢氧化钠和一半水混合,在温度60-70℃下水浴3-4小时后用清水冲至中性;
步骤2:放入烘箱中在40-60℃下烘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物与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无水乙醇混合,在磁力搅拌机转速为200-300r/min下搅拌1-2小时后在烘箱中30-40℃下烘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物和三氯化铁、氯化钠、剩余的水混合,在磁力搅拌机转速为200-300r/min下搅拌1-2小时后在烘箱中30-40℃下烘干;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物和剩余组分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螺杆转速200-230r/min,一区到五区温度为160-180℃,六区温度为170-190℃。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水浴温度为62-67℃,水浴时间为3.2-3.6小时。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烘箱温度为45-55℃。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中转速为220-270r/min,搅拌时间为1.2-1.7小时,干燥温度为34-38℃。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4中转速为230-280r/min,搅拌时间为1.1-1.6小时,干燥温度为33-38℃。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5中螺杆转速210-220r/min,一区到五区温度为165-175℃,六区温度为175-185℃。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具有很强的抗静电能力,能有效地解除静电的危害,抗拉伸能力也较好,最大断裂伸长率可达35.6%,同时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有效地提高对人体的舒适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抗静电纺织材料,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份、聚氨基甲酸酯17份、纳米氧化锌4份、氢氧化钠1.7份、三氯化铁4份、磷脂酰胆碱1.7份、磷脂酰乙醇胺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8份、氯化钠0.16份、无水乙醇1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17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17份、纳米钛白粉1.8份、水2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斯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斯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0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