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9445.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林;朱伯万;金洋;任静华;华明;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污染 农田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属于镉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效果差、成本高,修复不彻底,修复后仍然不能继续耕种,严重影响农田生态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定镉污染农田,对其土壤进行翻耕、碎土、分垄、设置排水沟渠;(2)在经步骤(1)处理后的镉污染农田土壤中插栽苏柳172插条;(3)对步骤(2)中苏柳172插条进行农艺管护,包括浇水、治虫、除草,使步骤(2)中的插条成活并正常生长。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效果,修复成本低,修复周期稳定、持续、长久,且人工劳动量较小,属于天然修复技术,同时给农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镉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镉(Cd)污染相对更引人关注,治理农田Cd污染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治理农田Cd污染需要成熟的修复技术,土壤Cd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是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残留重金属的一劳永逸的方法,具有生态、可持续、绿色等特点,也最容易为人所接受。针对Cd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多年来受到土壤学、环境学、生态学、农学、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前人研究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与突破之中。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中、低强度的大范围污染治理,能在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保持土壤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植物根系直接将大量重金属元素吸收,绿色环保,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具有永久性成效。现代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起步于发达国家,曾有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排污口开发人造湿地并种植大型水生植物,用来吸收水体中重金属等。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寻找能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大生物量植物,二是寻找能吸收土壤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超累积植物就是能超量富集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是目前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的主流,多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抗逆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对重金属的耐性强,也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发。目前发现的多种重金属超积累植物都属于草本植物,例如:砷超累积植物蜈蚣草、锌镉超积累植物天蓝遏兰菜、锰超积累植物商陆等。草本植物中的超富集植物对高浓度重金属仍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表土壤,富集高浓度金属。但是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较小,萃取土壤重金属的总量不多,不能适用于大面积受Cd污染农田。大生物量植物能够克服上述超累积量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时存在的缺陷,但采用大生物量植物处理重金属(尤其是Cd)污染技术还不成熟,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20380.5,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锌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将伴矿景天栽培于需治理的锌镉复合污染土壤区域,每年收割并转移处理收割后的伴矿景天。为了达到高效治理的目的,在栽培管理上可于每年的7月和11月收割两次;也可将伴矿景天与海州香薷套作。该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是草本植物,其生物量较小,萃取土壤重金属的总量不多,不能适用于大面积受Cd污染农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未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聚丁二烯环氧树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