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相转化的电池级碳酸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9273.8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向兰;魏飞;曾云;张英才;温海军;袁波;易美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金昌北方国能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15/08 | 分类号: | C01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转化 电池 碳酸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相转化的电池级碳酸锂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化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对锂离子电池等绿色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推动了相关高纯基础锂盐和锂电池材料的快速发展。
电池级碳酸锂作为基础锂盐材料,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锂电池具有化学性能好、储电能力强、寿命长、自放小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携带电话等领域。作为世界最大的锂消费国,我国对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逐年增长,但受制备技术限制,我国电池级碳酸锂的质量和数量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包括电池级碳酸锂在内的大部分高纯基础锂盐产品尚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下游锂电材料的开发和锂电池行业的发展。
国外在高纯锂盐制备方面的研究较早,不少技术已工业化应用。制备原料主要包括盐湖卤水和含杂碳酸锂等,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制备的关键技术体现在除杂和富集工艺上,已开发有选择性液液萃取、分步沉淀钙镁、选择性吸附脱硼等除杂技术和喷雾水洗、半透膜过滤等富集技术(Stephen Harrison.Prepar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from lithuium chloride containing brines,US20150259215A1;Dong Jun Kang,MiHee Yoon,JeonWoong An.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purity lithium carbonate,US009169125B2;本間善弘,藤田浩示,川上智.炭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及び炭酸リチウムの製造装置,WO2012/147555A1)。
以含杂碳酸锂为原料的制备工艺多以CO2氢化工艺为基础,各种工艺的关键和差异体现在氢化和可溶性杂质脱除技术上,已开发有加压减压,CO2循环等氢化技术和离子交换、液液选择性萃取、反渗透膜过滤、络合等除杂技术(AMOUZEGAR Kamyab,HARRISON,Stephen,ST.AMANT,Guy.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EP1037854B1;KIKUCHI Tsutomu,High purity lithium carbon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WO2010/131664A1;岩崎博,丹弘明,降矢克昭,高純度炭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JP特開平11-310413A)。
在纯度方面,美国专利报道通过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可制备纯度99.9999%的超高纯碳酸锂(Stephen Harrison,Robert Blanchet,Processes for preparing highly pure lithium carbonate and other highly pure lithium containingcompounds,US008287829)。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在高纯基础锂盐制备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存在效率低、废水排放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急需建立高效制备新工艺。
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制备方法主要有氢化法,苛化法和硫酸法等。
硫酸法主要用于从低品位锂矿石(锂辉石、锂云母等)提锂,是我国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的主要制备途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将锂矿石在1000℃以上进行焙烧,再用硫酸溶解转化为硫酸锂溶液,加除杂剂除去金属杂质离子后,加入高纯碳酸钠进行沉淀,制得电池级碳酸锂(徐龙泉,曾祖亮,梁虎,涂明江,米茂龙,硫酸法生产电池级碳酸锂,CN1267636;杨春晖,王运旭,赵江,张晓洪,李朝红,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的清洁化生产方法,CN103086405A;姚开林,金鹏,霍立明,黄春莲,涂明江,梁平武,张炳元,赵伟,硫酸锂溶液生产低镁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CN101125668)。硫酸法有能耗大、废液多、成本高等问题。
苛化法和氢化法所用原料主要为来自盐湖或工业的含杂碳酸锂。杂质组分多为钾、钠、镁、钙、铁、硅、铝、氯、硫等,以可溶性杂质和不可溶杂质两种形态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金昌北方国能锂业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金昌北方国能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