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26958.7 | 申请日: | 2016-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宇;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 |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烯 骨架 异构化 催化剂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化催化剂,特别是一种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催化剂的制 备。
技术背景
异构化反应需要较高酸催化活性中心,同时不可避免有裂解、齐聚等副反 应发生,副产物主要有异裂产物丙烯、戊烯,齐聚产物高碳数烯烃等,另外结 焦导致催化剂失活,使异丁烯收率逐步下降。骨架异构化催化剂一般有3类,即 改性的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性能最好的是镁碱沸石催化剂, 其活性、选择性高,反应温度可以降低到300~400℃,随着反应温度降低,副 产物也减少,提高了选择性,而且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催化 剂,再生周期可以做到数百小时。
CN,104174433A提供了一种正丁烯异构化催化剂,以具有多级孔道的 SAPO-11/SAPO-46复合分子筛为载体,以VIB族金属为活性组分。本发明还提供 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在合成过程中控制原料的配比,以及 采用适当的晶化方式和晶化温度来制备SAPO-11/SAPO-46复合分子筛,然后负载 VIB族金属(例如铬或钼),使得该催化剂成为具有金属和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 剂。该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CN1147495A烯烃异构化中用作催化剂的硅质物,在300~750℃的温度下, 通蒸汽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丁烯的异构化选择性地制备异丁烯。
US4587375A公开了一种正丁烯异构化的方法,包括正丁烯与催化剂接触, 在300℃高温下,包括蒸汽的存在,蒸汽含有异丁烯。
以上专利技术均存在催化剂使用寿命较短,在催化剂表面上积累焦炭以后, 催化剂很快失活的缺点,镁碱沸石催化剂也只能使用几百个小时,经常更换催 化剂会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所以如何延长使用寿命已成为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将铈锆铝复合氧化剂复合材料放入反应釜中,加入占铈锆铝复合氧化剂复 合材料质量百分比含量0.1~0.5%的N-磺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占铈锆铝复 合氧化剂复合材料质量百分比含量0.1~0.5%的四氟硼酸(1-甲基-3-辛基咪唑 嗡),温度100~120℃,搅拌10-40h,用去离子水反复洗至中性,烘干,得到正 丁烯骨架异构化催化剂。
所述铈锆铝复合氧化剂复合材料为市售产品,如上海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 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所述N-磺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四氟硼酸(1-甲基 -3-辛基咪唑嗡)为市售产品,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产的产品,
该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产品负载的N-磺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与四氟硼酸(1-甲基-3-辛 基咪唑嗡)为催化剂提供了适中酸性和弱酸性的活性位,因而催化剂在长期操作 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仅仅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是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将100Kg铈锆铝复合氧化剂复合材料放入500L反应釜中,加入0.3Kg的N-磺 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0.18%的四氟硼酸(1-甲基-3-辛基咪唑嗡),温度 110℃,搅拌20h,用去离子水反复洗至中性,烘干,得到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催 化剂,编号W-1.
实施例2
将100Kg铈锆铝复合氧化剂复合材料放入500L反应釜中,加入0.1Kg的N-磺 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0.1%的四氟硼酸(1-甲基-3-辛基咪唑嗡),温度 100℃,搅拌40h,用去离子水反复洗至中性,烘干,得到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催 化剂,编号W-2.
实施例3
将100Kg铈锆铝复合氧化剂复合材料放入300L反应釜中,加入0.5Kg的N-磺 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0.5%的四氟硼酸(1-甲基-3-辛基咪唑嗡),温度 120℃,搅拌10h,用去离子水反复洗至中性,烘干,得到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催 化剂,编号W-3。
对比例1
不加入N-磺酸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其它同实施例1,得到正丁烯骨架异构化 催化剂,编号W-4。
对比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未经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6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