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6914.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夏元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捷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E04B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柱 端部连接 角码主体 插接孔 插接柱 通用型 附框 角码 两端设置 配合设置 轴线垂直 六面体 插接 改进 垂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包括角码主体,角码主体包括一个中部连接柱,中部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端部连接体,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插接;所述中部连接柱的两端设置有插接柱,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一个插接孔,插接柱与插接孔配合设置;所述中部连接柱与端部连接体均为六面体,端部连接体相邻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垂直于端部连接体上与连接柱连接的表面,两个连接柱均与中部连接柱的轴线垂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属于机械构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学中角码是连接90度直角相交构件的五金件。根据被连接构件受力大小来决定角码的型号和形式以及材料种类。角码常常用于装饰工程及家具装配中。如幕墙安装就是由角码来连接的。现有的角码一般采用独立角码,即一体化成型的角码,然后在制造过程到安装过程中,角码与附框的匹配为实际的大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附框上与角码连接的孔洞往往形状不标准,给角码与附框连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安装方便可靠,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包括角码主体,角码主体包括一个中部连接柱,中部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端部连接体,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插接;所述中部连接柱的两端设置有插接柱,端部连接体与中部连接柱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一个插接孔,插接柱与插接孔配合设置;所述中部连接柱与端部连接体均为六面体,端部连接体相邻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垂直于端部连接体上与连接柱连接的表面,两个连接柱均与中部连接柱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柱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在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弹性片,弹性片垂直于连接柱的纵向延伸轴线;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摩擦凸起。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插接柱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插接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设置。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摩擦凸起为弧形凸起,摩擦凸起的高度为连接柱高度的1/12。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弹性片,弹性片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柱凹槽长度的1/6。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连接柱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片。
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弹性片至连接柱端部的距离为连接柱长度的4/7。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1个。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附框通用型零件角码,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将连接柱设置为工字形,并且在工字型凹槽内设置弹性片。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连接柱与附框插接,在附框对应的圆孔形状不合标准时,可以通过连接柱工字型的上下片弯曲从而调整连接柱的形状,方便插接。弹性片可以为连接柱提供足够的形状恢复力,从而在附框的对应的圆孔内涨紧,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弹性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经过数字建模模拟力学设计,弹性片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弹性片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柱凹槽长度的1/6时,弹性片能够为连接柱提供更好的弹性支承,使连接柱与附框的连接摩擦力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捷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捷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69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