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的两用锅铲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6686.0 | 申请日: | 2016-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洋洋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99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两用 锅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拆卸的两用锅铲。特别适用于煎制馅饼、饼等食物时翻面。
背景技术
锅铲是炒菜必备的厨具。但在煎制馅饼、饼等食物时,单纯采用普通的锅铲难以进行翻面,需借助于夹子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在烹饪上很不方便。
2013年12月11日,专利公报公开了一名称为“多功能锅铲”的专利。该技术的主要方案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锅铲,尤指一种适用于煎制馅饼、饼等食物的锅铲,其由铲头、手柄构成,所述手柄是由一带弹性的弯折部两端分别固接连接杆构成的V型对称结构,所述连接杆顶端分别连接铲头。通过采用V型结构的双头锅铲,让使用者方便灵活的夹持食物,并进行翻转,避免了传统锅铲翻转食物时造成的热油飞溅,食物破损等缺点,使煎炸烙等烹饪更加轻松快捷。但该技术由于手柄是由一带弹性的弯折部两端分别固接连接杆构成的V型对称结构,在用于炒制普通菜肴时颇感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铲,既适用于煎制馅饼、饼等食物时翻面,又可作为两把锅铲单独使用,适用于炒制普通菜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可拆卸的两用锅铲,所述锅铲包括由一弹性钢片弯折而成的上铲柄、上连接杆和由另一弹性钢片弯折而成的下铲柄、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之间呈类似V形的对称结构,上连接杆的右端与上铲头的上接口套接,下连接杆的右端与下铲头的下接口套接,所述上铲头的铲面设有均布的漏孔,所述下铲头的铲面设有均布的条形漏孔。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所述上铲柄的左部的下端设有方形突出部,所述方形突出部的下端中心线上设有长方形凹槽,所述长方形凹槽的右端壁厚部分设有大圆通孔,所述大圆通孔的右端通过内螺纹与内六角无头螺栓配合联接,长方形凹槽的左端壁厚部分设有与大圆通孔对应的圆凹槽,所述圆凹槽的左端设有相通的小圆通孔,所述大圆通孔的内径与圆凹槽的内径相同,所述小圆通孔的内径小于大圆通孔和圆凹槽的内径,大圆通孔、圆凹槽和小圆通孔的轴线相同。
所述的大圆通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左侧设有大圆柱,所述大圆柱的左端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小圆柱,大圆柱的直径稍小于大圆通孔和圆凹槽的内径,所述小圆柱的直径稍小于小圆通孔的内径,大圆柱的轴线与小圆柱的轴线相同。
所述的下铲柄的左部的上端中心线上设有与上铲柄的长方形凹槽适配的长方形凸柱,所述长方形凸柱的上端沿宽度方向设有倒八字形槽口,所述倒八字形槽口的下端设有相通的圆凹孔,倒八字形槽口的宽度尺寸小于圆凹孔的内径但稍大于上铲柄的小圆柱的直径,所述圆凹孔的内径稍大于上铲柄的大圆柱的直径,将下铲柄的长方形凸柱向上插入长方形凹槽内,小圆柱滑入倒八字形槽口后,大圆柱能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穿过圆凹孔并与圆凹槽锁合,从而将下铲柄的左端与上铲柄的左端之间锁紧在一起,用手指摁压小圆柱,则可将长方形凸柱从长方形凹槽内取出,从而将下铲柄的左端与上铲柄的左端之间分开。
所述的方形突出部与上铲柄之间、长方形凸柱与下铲柄之间分别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将下铲柄的左端与上铲柄的左端之间锁紧在一起时,适用于煎制馅饼、饼等食物时翻面;将下铲柄的左端与上铲柄的左端之间分开后,可作为两把锅铲单独使用,适用于炒制普通菜肴。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既适用于煎制馅饼、饼等食物时翻面,又可作为两把锅铲单独使用,适用于炒制普通菜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方形突出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长方形凸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锅铲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锅铲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铲柄,(2)为上连接杆,(3)为上接口,(4)为上铲头,(5)为下铲头,(6)为下接口,(7)为下连接杆,(8)为下铲柄,(9)为小圆柱,(10)为方形突出部,(11)为长方形凹槽,(12)为倒八字形槽口,(13)为右端壁厚部分,(14)为压缩弹簧,(15)为大圆通孔,(16)为内六角无头螺栓,(17)为大圆柱,(18)为长方形凸柱,(19)为圆凹槽,(20)为小圆通孔,(21)为左端壁厚部分,(22)为圆凹孔,(23)为漏孔,(24)为条形漏孔,(25)为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洋洋,未经罗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6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