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溶血栓功效的淡豆豉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5721.7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1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冰;蔡尤林;李燕杰;梁钻好;蒋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冰 |
主分类号: | A23L11/20 | 分类号: | A23L11/2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炳辉 |
地址: | 51064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溶血 功效 淡豆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豆豉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以五类大豆为原料经过发芽发酵制 得一种具有溶血栓功效的淡豆豉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背景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和致死率均较高,主要 包括动脉粥样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和外周动脉栓塞。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心血管病死亡 人数约1300万,仅美国急性心肌梗死人数即为150万,约1/3致命,占美国疾病总死亡率的 30%,据统计,我国急性血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64.55人/10万人,心肌梗塞平均发病率为 42人/10万人。目前在治疗诸如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血栓疾病溶栓疗法,即注射 溶栓剂使血管再通。从溶栓剂开始作为药物使用到现在,溶栓剂的开发基本分为三代。临床 上常用的第一代溶栓剂是尿激酶和链激酶。两者均为外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剂。主 要特征是无纤维蛋白特异性,副作用大,易诱发全身纤溶亢进,并伴有严重出血症状。其中 尿激酶无抗原性和致热性,但在人体内持续作用时间短(仅为30min)。链激酶具有抗原性, Ig-SK复合物引起免疫复合体病症表现为发热、关节痛、白细胞分裂性脉管炎等。如果静脉 滴速过快(正常剂量50滴/min)会引起低血压,循环中原有的SK抗体可令SK溶栓失效。另外, 尿激酶和链激酶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后,由于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的消耗及纤 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积累,会造成全身性出血倾向。第二代溶栓剂主要包括甲氧苯甲酰 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APSAC)、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蚓激酶 (Lumbrukinase)、葡激酶(SAK)和纳豆激酶等。特征是有一定程度的纤维蛋白特异性,但连 续滴注仍可导致出血。
第三代溶栓剂是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溶栓剂进行改进, 在特异性、半衰期及溶栓效率方面都有较大提高的新型溶栓剂。第三代溶栓剂主要包括突 变体、嵌合体及导向溶栓剂三大类。它们均能够高度选择性溶栓,作用时间长,但仍具有抗 原性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使用的溶栓剂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毒性较强、 副作用大或在体内半衰期短,药效难以发挥,或来源紧缺、价格昂贵。为了解决第一、二代溶 栓剂副作用大,半衰期短等特点,研究人员除了致力于第三代溶栓剂的开发以外,同时也在 寻找天然的较具优势和发展前途的溶栓物质,将具有溶栓作用的天然食物研制开发成具有 溶血栓功效的产品。
豆豉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摊凉、制曲、发酵等一系列工艺而制成 的一种传统调味副食品。根据发酵时是否使用食盐,可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在我国,豆豉 一般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和加工,具有加工工艺复杂,生产周期漫长等缺点,并且 加工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自然接种制曲的方法,无法实现豆豉的大规模生产,也影响了豆 豉的进一步推广。而同样源于我国豆豉的日本纳豆和印度天培,由于实现了纯种培养,并且 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工业化水平相对中国豆豉也更高,所以目前在食品界的 现状和影响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淡豆豉是豆豉种类的一个细分品类,是一剂中国传统的中药,克服了传统豆豉高 油高盐的缺点,具有丰富的保健功能,传统淡豆豉在中药中常作为解表剂,事实上通过特定 菌种发酵制得淡豆豉里含有溶血栓酶,而溶血栓酶具有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但目前淡豆豉仅仅被用作中药材中的解表剂,淡豆豉单一的原料以及产品形式和运输储存 中的缺陷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淡豆豉生产多沿用历版《中国药典》制法, 而《中国药典》中对于淡豆豉的炮制工艺并未给出详细的参数。以致于市场上销售的淡豆豉 发酵程度不一,成品质量参差不齐、伪劣混杂等,难以达到用药功效,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研制开发出一种具有溶血栓功效的淡豆豉标准化大众产品具有广阔 的前景。将发酵好的淡豆豉进行低温热泵干燥处理,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干燥多利用太 阳等自然干燥方法,显然这种干燥方式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目前工业化生产多采用热风 干燥方式,这种干燥方式生产效率高,干燥时间缩短,减少了生物污染,但这种干燥方式对 食品的质构和功能性成分破坏性较大,另外这种干燥方式热能利用率较低,并伴有热量和 高湿废气的排出。而低温热泵干燥具有作用条件温和,干燥效率高的特点,在干制的过程中 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淡豆豉中的活性成分。同时还需要将干燥后的淡豆豉进行粉碎处理, 而目前常规粉碎方法在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破坏了淡豆豉粉的口感和功能性成 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冰,未经杜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