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5624.8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农;黄樟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沁尔康环境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2;B01D61/00;B01D61/08;B01D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213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反渗透膜净水机在停机时,反渗透膜原水侧浓缩水中的溶质会透过反渗透膜,其透过量与时间成正相关性,时间越长则产水的TDS值上升的幅度就越大,最终导致停机时间较长的净水机,再次启动时初期出水的TDS值显著升高,甚至超标,水质明显不如稳定运行的出水水质。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通过在反渗透组件产水管上引接出一产水回流管,使之与高压泵进口管连接,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但是,现有的净水机是利用产水回流管将产水引入膜处理器,通过产水置换膜处理器中原水或浓水解决上述问题,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需要消耗较大的产水量,造成产水量的浪费。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最终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处理器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膜处理器,包括壳体和卷式膜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用于减小所述膜处理器内部能够容纳原水或浓水的空间。
较佳的,所述填充物包括:第一填充块,其设置在所述卷式模组件的原水进水部的空间内。
较佳的,所述第一填充块上设有使流入所述膜处理器内的水朝着所述卷式膜组件进水端流动的导流沟槽。
较佳的,所述第一填充块上设有使流入所述膜处理器内的水朝着所述卷式膜组件进水端流动的水流通道。
较佳的,所述第一填充块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使流入所述膜处理器内的水朝着所述卷式膜组件进水端流动的导流沟槽或水流通道。
较佳的,所述填充物还包括:第二填充块,其设置在所述卷式膜组件的原水进水部的芯管盲腔内。
较佳的,所述填充物还包括:第三填充块,其设置在所述卷式模组件的浓水出水部的空间内。
较佳的,所述第三填充块上设有使流出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浓水朝着所述膜处理器浓水出口流动的导流沟槽。
较佳的,所述第三填充块上设有使流出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浓水朝着所述膜处理器浓水出口流动的水流通道。
较佳的,所述第三填充块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使流出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浓水朝着所述膜处理器浓水出口流动的导流沟槽或水流通道。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膜处理器通过在膜处理器内增设填充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膜处理器内部能够容纳原水或浓水的空间,从而减少要置换的原水或浓水的量,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小消耗的产水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膜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膜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本发明提供的膜处理器的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膜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膜处理器包括:壳体110、盖体120和卷式膜组件。盖体120和壳体1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30。盖体120上设有进水口121。壳体110上设有产水出口111和浓水出口112。卷式膜组件设置在壳体110内部,卷式膜组件包括芯管140和缠绕在芯管140上的膜片组150,膜片组150包括板状膜、原水导流网和产水导流网,原水导流网所在空间为原水流道,产水导流网所在空间为产水流道,膜片组150的外侧还设有能够使膜片组150外表面和壳体110内侧壁之间实现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60。芯管140的出水端外侧和产水出口111内侧密封联接或通过第三密封圈170进行密封联接。制水时,水从膜处理器的进水口121流入膜处理器,再从卷式膜组件的进水端面180流入卷式膜组件,然后沿着原水流道向前流动,并从浓水出水端面190离开卷式膜组件,最后从膜处理器的浓水出口112流出。原水在原水流道内的流动过程中,在压力作用下一部分水流穿过膜成为产水流向产水流道,水中不能透过膜的物质被阻挡在原水流道内且随原水继续向前流动,使得不能透过膜的物质在原水中的浓度越来越高,原水逐渐成为浓水或成为浓缩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沁尔康环境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沁尔康环境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