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5084.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华永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太平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曾昭昱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送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的卷绕生产过程中,在薄膜卷绕完成后要对成型的薄膜卷筒进行搬运,成型的薄膜卷筒重量通常胶重,现有的搬运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搬运,这种人工搬运方式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所述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活动杆设置凸起,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两端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气缸。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凸起对应。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支架上对应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链轮连接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支架上对应活动杆设置凸起,支架上对应卷筒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两端的第二支撑架分别与两端的第一支撑架对应,第二支撑架连接气缸,薄膜卷绕完成后,驱动装置驱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第一支撑架旋转,由于凸起对活动杆形成支撑,活动杆与固定杆对支架上的辊轴形成支撑,链轮带动第一支撑架连同辊轴继续运动,同时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架旋转,将第二支撑架上的卷绕成型的薄膜卷筒卸料,薄膜卷筒卸料完成后,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架旋转至第一支撑架的对应位置,将第一支架上的辊轴转移到第二支撑架上,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送辊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其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卷筒2,支架1上对应卷筒2设置有辊轴支撑架3,卷筒2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图中未画出)套装有第一支撑架4,第一支撑架4连接链轮5,一侧的链轮5连接驱动电机6,第一支撑架4包括固定杆7和活动杆8,活动杆8一端设置有轴承9,支架1上对应活动杆8设置凸起10,支架1上对应卷筒2设置旋转轴11,旋转轴11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12,两端的第二支撑架12分别与两端的第一支撑架4对应,第二支撑架12连接气缸13。
活动杆8一端设置有轴承9,减小了活动杆运动时与凸起的摩擦阻力,保证了活动杆运动的顺畅。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自动送辊装置的工作原理:
待卷绕的辊轴14放置在辊轴支撑架3上,薄膜卷绕完成后,驱动电机6驱动链轮5转动,链轮5带动第一支撑架4旋转,由于凸起10对活动杆8形成支撑,活动杆8与固定杆7对支架上的辊轴14形成支撑,链轮5带动第一支撑架4连同辊轴14继续旋转运动,同时气缸13带动第二支撑架12旋转,将第二支撑架12上的卷绕成型的薄膜卷筒15卸料,薄膜卷筒15卸料完成后,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架12旋转至第一支撑架4的对应位置,同时活动杆8运动到凸起10的下端,失去了凸起的支撑,将第一支撑架4上的辊轴14转移到第二支撑架12上,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太平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太平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裁皮机自动校正装置
- 下一篇:锻件堆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