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渗透性测试仪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4999.2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友取;许友生;董聪;李国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渗透性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石渗透性测试仪。
背景技术
储层岩石是多孔介质,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率是人们关心的两个储层特 征。孔隙性决定了岩石的储集性能,即单位体积岩石中的油气储量。而渗透 性是表示储层岩石在一定的压差下,允许流体(油、气、水)通过的性能, 渗透性的大小用渗透率来表示。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准确进行渗透率 的测量,是油气资源评价和开发方案设计的地质基础,因而岩石的渗透性的 准确标定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产量;储层岩石渗透率能否准确标定其重要 性也体现在地震岩石物理的研究中,岩石渗透率的准确标定也关系到能否定 量研究不同储集类型岩石的弹性与粘弹性性质与岩石孔隙性与渗透性的关 系,从而获得相对精确的地震岩石物理解释量版,最终提高储层预测与流体 识别的精度。
岩石的渗透率参数主要从岩心分析、地震、测井和试井得到。相比于测 井评价和试井分析方法,实验室测量渗透率的方法(即岩心分析)的优点在 于承认了各向异性及非均匀性,其测量结果更为直接、准确。实验室测量储 层岩石渗透率的方法大体上分为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稳态法主要有定压法、 定流量法和非常规稳态法。(1)定压法利用达西原理,使用气体作为渗流介 质来测量特定压力和温度环境下岩样渗流稳定时的流量,从而测得渗透率, 此方法测量环境更接近于地层环境;(2)与定压法相反,定流量法采用稳定 的流量,测量岩石两侧的压力变化,定流量法的测量结果比定压法更准确, 但液体的稳定性很难控制,并且要求液体在某个压力和温度下具有一定的黏 度;所以定流量法受限于恒流泵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有发展了测液体黏度和 流量乘积的毛细管粘滞法。
现有使用定压法测低渗透率岩石的岩石渗透性测试仪,其结构较简单, 缺乏对气路过程中压力的控制,导致气源至岩心压力室气压波动,测试时数 据跳动大,导致人为误差较大;同时由于气体的压力与体积的乘积与温度成 反比,而现有的使用定压法测低渗透率岩石的岩石渗透性测试仪未考虑温度 的波动对实际测试中带来的影响(对孔隙度测量系统参数校准测试影响最为 直接),进一步影响了岩石渗透性测试仪的测试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岩石渗透性测试仪,使得现有的岩石渗透 性测试仪在测试低渗透率岩石时人为误差较大、测试精度较低的缺陷得到解 决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石渗透性测试仪,包括: 气瓶、第一稳压系统、第二稳压系统以及测量系统,所述气瓶通过管路分别 连接第一稳压系统和第二稳压系统,所述第一稳压系统和第二稳压系统均包 括依次连接的减压阀、稳压阀、储气罐及气压差记录表,所述第一稳压系统 和第二稳压系统之间设置有压差计;
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四通阀、岩心压力室及孔隙度测量装置,所述岩心压 力室的上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有高精度 气压记录仪,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上安装有放空阀;所述孔隙度测量装置 的第一端同时与岩心压力室的下端以及四通阀的第四接口相连;所述孔隙度 测量装置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稳压系统的气压差记录表,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 口连接第一稳压系统的气压差记录表。本发明过设计新的测量气路及配套设 有稳压系统,使得气源至岩心压力室的气路压力变化较小,供气气压更稳定, 减少了气压变化大带来的测试精度的影响,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进 一步提高了岩石渗透性测试仪的测试精度。
可选的,所述稳压阀上连接有气压计。便于直接读取数据对测试情况进 行判断。
可选的,所述稳压阀连接管路进气端设有过滤器。设置过滤器可有效过 滤气路中带入杂质和水分或气源中的杂质和水分
可选的,所述稳压阀设有自动控制元件,所述自动控制元件连接计算机 系统。将压力控制连入计算机系统并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读取压力,进一 步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
可选的,所述第一稳压系统、第二稳压系统及测量系统处于恒温系统中。
可选的,所述恒温系统包括温控装置、气体混合循环装置,所述气体混 合循环装置输送气体进入第一稳压系统、第二稳压系统和测量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4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