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锚操纵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3301.5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金蓓;顾炳;张国龙;方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1/22 | 分类号: | B63B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锚 操纵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起锚机(或称锚绞设备)的抛锚操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起锚机是船舶上的一种甲板机械,用来收、放锚和锚链。起锚机通常安装在船舶艏部主甲板上,供舰船起锚,抛锚系缆时使用。
当自由抛锚时,随着锚和锚链的速度急速增加,动能也急剧增加,大型锚机如果仅配置传统的手动刹车机构来控制抛锚速度,难度很大,且劳动强度也很大,因此大功率锚机(需要一种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对自由抛锚速度进行控制。
国内有部分锚机采用液压反馈机械制动式方案,当锚和锚链自由下落时,锚链轮通过增速齿轮带动控制抛锚速度的小油泵转动,打出的压力油进入油缸刹紧刹车。随着抛锚速度的增加,使小油泵打出的油也增加,由于液压系统中阀的作用,使小油泵打出油的压力也增加,那么刹车油缸的制动力也增加,自动使抛锚速度降低。该方案的缺点是响应速度慢,速度控制效果不好,系统复杂,调节和调试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响应速度快、控制效果好、调试简单的新型抛锚操纵控制系统,改进自由抛锚速度控制的效果。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抛锚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锚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刹车控制装置、液压控制装置、带式制动器以及测速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电子放大模块;
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吸油截止阀、双联叶片泵、电机、高压滤器、单向阀、压力继电器、电磁换向阀、单向节流阀、刹车油缸、压力表、比例溢流阀和溢流阀,所述吸油截止阀安装在液压控制装置的吸油回路中,用于控制吸油回路的通断,吸油回路一端与储油缸相连,另一端分成两个供油支路,分别连接至所述刹车油缸中的活塞两侧空间,所述双联叶片泵安装在所述吸油回路中,靠近所述吸油截止阀,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双联叶片泵,所述高压滤器、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顺序串联在所述吸油回路的主回路中,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中还包括回油支路,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吸油回路的主回路、两个供油支路以及回油支路之间的交叉连通,所述测速装置用于测量锚链的行进速度,并将所测得的行进速度反馈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将所测得的速度与预设速度进行比较,获得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输出至所述电子放大模块进行放大,所述电子放大模块将放大信号输出至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以便控制所述刹车油缸内的油压,所述刹车油缸与所述带式制动器相连,所述刹车油缸的活塞用于驱动带式制动器的制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滤器用于过滤油中的杂质;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吸油回路中的油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表安装在一个供油支路中,用于测量供油支路中的油压。
进一步地,所述带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钢带、制动带以及传动机构,所述制动带固定在所述制动钢带的内侧,所述制动钢带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制动钢带的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油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塞杆、调节螺母、连接套、螺杆、传动螺母以及拉板,所述活塞杆为刹车油缸的活塞杆或者与刹车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所述活塞杆的伸出长度,所述连接套用以连接所述螺杆与活塞杆,所述传动螺母上铰接有一对滑块,嵌入所述拉板的滑槽内,所述螺杆与所述传动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具有外螺纹,用以与所述连接套连接;所述带式制动器还包括操作手轮,所述操作手轮与所述拉板直接或间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钢带由两个半圆形的钢带制成,二者中间铰接在一起,受控的立式起锚绞盘安装于所述制动钢带的两个半圆内侧,所述刹车油缸上安装有行程开关,用以指示其工作状态,所述制动带由不含石棉的摩擦材料制成,由螺钉固定在制动钢带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